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
臺積電,三星不斷向美國市場靠近,爭取美企客戶的訂單,臺積電更是到美國建廠,投資超400億美元。
而三星也有赴美建廠的計劃,雖然投資還沒有落地,但對於美國出臺的芯片補貼法案也十分感興趣。
然而美國的態度讓臺積電,三星全都『變臉』了,對美國補貼規則提出不滿,並紛紛宣佈調整生產計劃。
有外媒表示:中國不買了。
中國對芯片的需求量是非常高的,每年都要花費3000億美元進口芯片零部件。
即便2022年芯片需求下滑,中國也依然是世界最大的芯片銷售國。
如此大的市場,自然會吸引很多國內外的廠商到中國做生意,把芯片賣給中國,或者從中國采購所需的產品。
可是在美國芯片規則的幹擾下,外企在大陸做生意充滿各種變數。
高端芯片無法輕易出貨,需要拿到美國的許可證。
芯片規則是美國重振芯片本土化的一種手段,只要讓競爭對手放緩發展速度,美國就有充足的時間提升自身實力。
在這個過程中,臺積電,三星成了美國拉攏的對象,用520億美元芯片補貼吸引他們到美國建廠。
臺積電已經落實了美國建廠,第一座工廠最快會在2024年投產,第二座工廠則在2026年投產。
三星也有170億美元的赴美建廠投資計劃,臺積電,三星兩大巨頭都在爭取美國補貼,但是美國補貼申請條件過於嚴苛,不是輕易就能拿到的。
據了解,企業要想拿到補貼,就得和美國分享超額利潤,將企業機密信息提交給美國,未來十年內限制在大陸市場投產芯片。
這些條件都足以勸退外企,可是又舍不得美國的巨額補貼,這引爆了外企們的不滿,全都『叛變』了。
臺積電表示無法接受美國補貼規則的條件,三星也表示這些規則太過分了。
臺積電,三星不接受美國補貼規則,就拿不到資金資助。
估計二者也明白美國芯片補貼的目的不單純,就是要引誘外企到美國建廠,為美國所用,然後掌控外企的核心技術,商業機密,有了這些把柄,將來美國的芯片本土化就會得到很大的助力。
要想擺脫美國的掌控,最好的方法就是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把工廠建在別的地方。
比如臺積電在臺灣省有大量的工廠項目,位於高雄、南科、中科與竹科等多個地區,這些擴產計劃一旦落實,有沒有美國市場的產能對臺積電都不重要了。
三星也計劃拿出300萬億韓元《約1.5萬億人民幣》,未來20年內在韓國打造全球最大的半導體集群,搭建5條生產線。
這些舉動充分說明美國邀請的外企巨頭『叛變』了,沒有把美國當成自己人,哪怕美國市場占據最大的營收比例,生產重心也不會放在美國。
感覺拜登要睡不著了,若得不到臺積電,三星全心全意的投資,美國出臺芯片補貼法案也沒有太大的意義。
不但得不到外企的資源,還會持續依賴外部工廠制造。
蘋果、高通、英特爾、英偉達等美企會繼續把訂單放在產能更充足的亞洲市場,美國工廠無法承擔生產主力。
這也是為什麼臺積電,三星會在總部地區大量建廠的原因。
然而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建廠造芯片是需要訂單支持的,美企的訂單取決於中國客戶的需求。
去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數量同比減少970億顆,較2021年下滑15%左右。
中國不再大量購買芯片產品,尤其是在成熟制程領域,14nm,28nm以及55nm等成熟工藝芯片都可以放在大陸制造。
受此影響,臺積電,三星紛紛宣佈,放緩擴產計劃。
臺積電宣佈全面放緩臺灣地區的多個擴產計劃,重新調配產能。
三星也傳來消息,要將產能削減的合理水平,這樣的決定違背了三星此前強調的『不能人為削減產能』的說法。
看來臺積電,三星的日子不好過,先是在美國申請補貼碰壁,然後又遇上了中國需求下滑。
有外媒表示,是中國不買芯片了。
若非中國減少芯片進口額,也不會影響美企的訂單產量,更不會導致臺積電,三星放緩擴產計劃。
中國把越來越多的芯片放在本土生產,這項絕地反擊起作用了,臺積電,三星若繼續向美國靠攏的話,不會有好結果。
就看二者能否回心轉意了,明白隻有和中國保持開放合作,才能得到想要的未來。
同意的請點贊,歡迎轉發,留言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