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巨頭三星利潤同比暴跌95%,雷了!中國芯片即將自主,雄了!。

近日,據韓聯社報道韓國三星電子2023年一季度營業利潤僅6000億韓元《約31.3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銳減95.8%,這也是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歷史新低。

而且三星一改之前堅決不減產的態度,宣佈對存儲芯片進行減產。

但其實三星電子這一季度少賺的利潤,比國內半導體巨頭中芯國際2022年全年營收還高出約200億元。

那到底是為什麼,讓作為半導體領頭羊之一的三星電子,也『爆雷』了?

利潤『腳踝斬』背後

此次利潤暴跌的背後的原因有這兩個方面的原因:

1、業務全面下滑

三星芯片、電視、手機、半導體代工等業務的全面下滑與競爭力削弱。

其中手機業務總銷量同比下滑33%;半導體作為其利潤大頭,而全球芯片過剩情況惡化,以及買家放緩采購。

2、逆周期不減產

在逆周期下,過去三星拒不減產。

韓國成名發家絕技就是逆周期調節,價格下跌我增產,市場萎縮我擴廠。

過去日本的造船業與家電業就輸給了韓國這套逆周期大法。

但是現在中國國內的半導體廠商的崛起,還有市場現狀更為惡劣,供大於求的情況更加嚴重,芯片市占率均高達40%以上的三星自然虧損就特別嚴重了。

現在三星電子也宣佈開始減產,但其實三星存儲芯片減不減產已經意義不大,至少在中國市場上,已經開始打破這個壟斷。

芯片巨頭三星利潤同比暴跌95%,雷了!中國芯片即將自主,雄了!。

中國即將芯片自主

芯片被譽為當代工業的『發動機』,芯片技術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關鍵性技術。

其實中國在芯片研發方面的起步是晚於西方國家的,不管是在技術上面還是市場人才方面,我們國家在芯片領域的發展都是受制於人的。

而且在過去三年美國為了遏制中國在半導體芯片領域的崛起,不斷修改芯片規則而導致華為等中企的發展陷入停滯,中國在芯片領域也是長久不能有所突破。

但是就在近段時間,中國芯片領域不斷傳來『炸裂性』消息。

先是華為公佈在過去三年時間裡完成了13000個元器件的國產替代和4000個電路板的升級更新。

然後更令人振奮的是,近期華為正式宣佈聯合國內EDA企業完成了14nm的技術突破,並表示國內企業都可以使用。

據媒體報道,該技術的評估和測試應於今年完成。

如果測試和評估成功完成,中國可能會朝著克服美國政府對其半導體產業的制裁邁出一大步。

這意味著,在芯片制造做到了無需國外授權,更不需要依賴國外技術,真正實現了自主可控,這也是中國芯片全面自主化道路上至關重要的一步!

企業科技創新掌握話語權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強化目標導向,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

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發揮科技型骨幹企業引領支撐作用,營造有利於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的良好環境,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近日,工信部開始了對美國芯片企業美光科技的審查,根據中國相關法律,如果美光科技被查到違規行為,將很有可能被中國全面禁售。

企業得在科創領域有話語權才不會『卡脖子』!比如說新能源領域,比亞迪、寧德時代以及埃安等中企均掌握著一定的核心技術,也讓中國在全球新能源領域徹底站穩腳跟。

比亞迪有自己研發的刀片電池、寧德時代有麒麟電池以及埃安的彈匣電池,基於這三家企業在新能源電池領域出色的表現,讓國產新能源汽車走向世界每一個角落。

據統計,每10輛新能源汽車中就有一輛來自中國。

因此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高強度制裁限制下,中國科技並沒有因此而停止發展,在國產替代愈發高漲的呼聲下,國產賽道廠商呈爆發式增長,國產芯片自給率已經由不到5%上升至20%~30%。

預計到2025年,國產芯片自給率有望達到70%。

相信,在國家政策傾斜下,未來會有更多的中國科技企業繼續奮發直上。

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的困境

各行各業都開始走上數字化轉型,以至於芯片的重要性不斷被放大。

自『十四五』規劃以來,從國家戰略層面明確了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

企業在當前階段聚焦於將業務通過在線系統抽象化,將流程從線下搬到線上,從手動或半自動化搬到自動化,在運營管理上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在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下,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的困境有哪些財務風險呢?

1、投資回報率

數字化轉型需要大量的投資成本,包括技術設備、軟件、人員培訓等費用。

企業需要確保在數字化轉型中對預算進行充分規劃,並評估這些投資的回報率。

2、運營成本

數字化轉型不僅需要投資成本,還需要額外的運營成本。

例如,數字化轉型後需要購買更高級別的網絡服務、數據存儲和信息安全系統,這些都將增加企業的運營成本。

3、組織變革

數字化轉型可能需要改變企業內部的組織結構和流程,這需要花費時間和資源來適應新的工作方式。

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需要考慮人員培訓、溝通和管理等方面的成本。

4、稅政合規

數字化轉型需要企業遵守更多稅務、法律的合規和監管要求。

例如,個人數據保護法、網絡安全法等法規對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這些要求將增加企業的成本。

數字化轉型需要企業投入大量的資金、時間和資源,並且可能會導致一些新增的財務風險和挑戰。

高新技術企業如何走出困境?

當前全球技術限制、市場競爭激烈,人工智能沖擊等各方壓力,對科技行企業的利潤受到影響,從而導致一些公司選擇縮減研發預算而不是投入更多資金來推動創新。

其實中國的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家重點支持的創新研發企業,國家出臺了許多配套扶持政策來推動其發展。

企業必需構建完整統一的數據在線體系,並與業務流程進行融合。

同時,需要利用好扶持政策,認真評估和規劃各種財務問題,並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減小風險和最大限度地實現回報。

必要時,尋求專業財務利潤管控專家咨詢服務,借助專業知識和技能,加強內控體系,做好財務籌劃、資金管理,提升企業抗風險杠桿,減少企業暴雷風險。

對企業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勤學苦練,提升自己,升級自身的財務管理水平,不止於做好賬、管好錢、報好稅,還要掌握大財務思維,才能讓企業真正做到越來越賺錢,越來越值錢,越來越長壽。

如果你有更好的想法,歡迎評論區留言互動~

私信『666』可領取財稅工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