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伴隨著快充技術的發展,在智能手機領域出現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
次旗艦或者說定位較低的機型一般情況下所使用的快充都要比旗艦功率高,大功率的快充首發一般都出現在子品牌或次旗艦之下。
這一次的小米13也是如此,因為小米13隻上了67W的快充,而沒有用120W。
關於這一點有網友向雷軍提出了質疑,雷軍也親自回應了。
他稱小米13之所以沒上120W的快充,官方是顏值優先之下做出的選擇。
因為上120W的快充就意味著要降低電池密度、降低電池容量,如果不降這兩點,那麼小米13的厚度就會增加。
所以雷軍講小米13選擇了外觀、手感還有續航體驗,放棄了120W的快充。
查詢數據得知小米13的機身厚度為7.98mm,機身重量為189克。
是當下很難得的一款輕薄旗艦,而在續航方面小米13並沒有縮水。
它內置4500毫安高密度電池,實測續航時間是超過iPhone 14 Pro Max的。
其實67W的快充也不慢,充滿電需要38分鐘左右。
但是大家要注意這是指從0到100%的時間,常態之上沒有人會把手機用到自動關機再充電,一般都是30%左右就開始補電,因此20分鐘左右就可以充滿。
何況小米13還支持50W的無線快充,關鍵時刻還能給iPhone反向充電。
現實不僅僅是小米如此選擇,很多品牌都是這樣。
不信大家可以看看好vivo X90系列的快充功率,未來OPPO Find X6系列的快充功率。
在旗艦之上大家首選考慮的就是全面綜合的表現,而不是各方面都要做到極致,那樣的產品做出來市場和消費者肯定不會喜歡的。
這個道理大家都懂,每一款機型的取舍都會不同,按自己喜歡入手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