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差不多這個時候,小米帶來了全新的數字旗艦產品思路,表示日後將會開啟『雙尺寸雙旗艦』的模式,Pro 系列繼續向上探索,而數字系列的標準版將會專註『小尺寸』市場。
讓我們很欣喜的是,小米堅持了這樣的產品策略,在小尺寸機型不被看好的這個時代,為我們帶來了全新的小米 13 這款小尺寸旗艦新選擇。
更大尺寸的直邊和直屏
當然,雖然話是說小尺寸,但小米 13 依舊是一款變大了的產品。
它的屏幕從 6.26 英寸漲到了 6.36 英寸,加上抻平的屏幕形態,無論是視覺上還是實際尺寸上都有所增長,比如寬度就來到了 71.5mm,拿在手裡其實已經沒有太明顯的『小尺寸』感覺了。
讓人驚喜的則是它在屏幕邊框上的處理,此前已經有一些廠商做到很極致的 2.3 mm 左右的下邊框了,而小米 13 還要更極致一些,官方表示達到了僅 1.81mm 的水準,跟 1.3mm 左右的上左右三邊放在一起,已經實現了幾乎等寬的視覺效果。
闊別已久的直邊也在小米 13 上正式回歸,伴隨回歸的還有四微曲面的後蓋設計。
主觀上,我會認為小米 13 這一次的直邊設計是目前我接觸的眾多直邊機型中手感最好的一款,亮面、曲面後蓋和精細的接縫做工,搭配上有機矽素皮的質感,已經相當完美。
在小米 13 背後的設計上還有一個小細節,就是圓角方形的影像模組在邊緣還做了非常圓潤的弧形過渡,橫向握持手指觸碰到影像模組邊緣的時候不會硌手。
不過新版本的影像模組裝飾面還是有了比較大的改動,全黑的基色讓多攝看起來更和諧了,但與後蓋的差別又變得更大,還有更大的影像模組面積,顏值是否有提升,就得看每個人的不同審美了——唯一不變的,或許就隻有『LEICA』的徠卡字樣了。
關於機身,質感和設計算是很容易出現分歧的地方,但無可否認的是,在這樣的配置下,做到 185g 的重量和 IP68 級別的防塵防水,也宣告著這款『中杯』機型已經有了『大杯』級別的用心。
全面升杯的硬件配置
如同每一代的小米旗艦,小米 13 搭載了目前安卓陣營最頂尖移動平臺之一的第二代驍龍 8,具體的芯片架構我們就不在這裡分析了,理論性能還是來直接看跑分吧。
它在安兔兔中的跑分數據能達到 129 萬以上,並且在跑分之後也並不算很熱,從這個角度來看,它的基礎性能和內部散熱設計還是非常出色的。
實際表現方面,我們直接請出了《原神》這款高負載手遊,選用的測試場景是早柚在須彌城內以沖刺方式跑圖 30 分鐘。
這樣的方式雖然不符合一般玩家的遊玩情況,但須彌城和高速移動的雙重高負載對測試而言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最終測試出來的平均幀率則是達到了驚人的 58.7 幀,曲線波動很頻繁,但幅度並不算大,主要還是在 60 幀至 50 幀之間搖擺,並且來到 30 分鐘的後半也沒有明顯的下降趨勢,可見它的性能釋放確實已經很到位了。
從這樣的測試結果來看,小尺寸並沒有影響它的性能釋放,相當積極的調度和滿血的性能,都標志著它是向『大杯』旗艦看齊的一款優秀產品。
依舊徠卡影像,中杯亦有長焦
來到影像環節,前面也提到了,小米 13 的影像模組依舊有著徠卡的加持,在 LEICA 的經典標志下還標註著它的鏡頭焦段,等效為 16-75mm,分別是由 16mm 的超廣角鏡頭、23mm 的廣角主攝和 75mm《3.3 倍》的長焦鏡頭組成。
這套配置其實跟小米 12 比較接近,主攝由 IMX766 小幅升級到了 IMX800 傳感器,此前的長焦微距攝像頭則換成了貨真價實的 3.3 倍長焦鏡頭,在拍攝焦段的覆蓋上還是比較全面的。
實際的拍攝效果上,主攝的 IMX800 也並沒有顯著地在畫質上拉開與前代 IMX766 的差異,但來自徠卡的風味還是讓它呈現出了不一樣的成像觀感,立體的光影、獨特的色彩風味,都讓它能在一眾朋友圈的照片中瞬間脫穎而出。
當然,如果你苛求畫質的話,或許還得是采用了更大尺寸傳感器的 Pro 版本或是 Ultra 會更適合你。
▲小米 13 廣角主攝白天樣張
▲小米 13 廣角主攝白天樣張
讓人覺得滿意的重點其實並不在主攝,而在副攝上。
其中最讓我滿意的還是這顆全新加入的 3.3 倍長焦鏡頭,它和自家的『大杯』一樣,都擁有著 f/2.0 的大光圈,如果單論光學表現,它的色散狀況其實還要更好一些。
至於成像結果,我們可以看到小米 13 在長焦和超廣角的色彩都做到了比較統一的水準,不過在一部分場景,得益於焦段的差異,可能超廣角端樣張會有些許曝光策略上的不同,但徠卡的風味還是一如既往地濃厚。
▲小米 13 3.3 倍長焦鏡頭白天樣張
▲小米 13 3.3 倍長焦鏡頭白天樣張
▲小米 13 超廣角鏡頭白天樣張
來到夜景,小米 13 系列的夜景表現終於也變得『更徠卡』了一些,保持了一如既往的『夜感』,而長焦和超廣角端上的風格還會呈現更鮮明一些,看起來別有風味。
當然,如果從成像結果來看,長焦端上的色彩有的時候會有些比較明顯的偏色,可能還有待進一步的優化,但即便如此,它的夜景表現也已經是貨真價實的『大杯』級別了。
▲小米 13 廣角主攝夜景樣張
▲小米 13 3.3 倍長焦鏡頭夜景樣張
▲小米 13 超廣角鏡頭夜景樣張
還記得在小米 12S Ultra 上開始支持的杜比視界視頻錄制嗎?現在我們用小米 13 的主攝也可以錄制這樣的視頻規格了,超高動態范圍的視頻確實很好看。
另外,如果你喜歡在晚上拍攝,我還很推薦你嘗試一下它的夜景視頻功能。
還有一個好消息,就是在小米 13 上的水印體驗變得更好了一些。
無論你是采用徠卡水印還是機型水印,在相冊裡進行編輯的時候都可以進行調整,方便你選擇畫框或者水印的顯示,這一點還是很讓人滿意的。
不算大的電池,但續航已經夠久
4500mAh 算是大電池嗎?來到 2022 年末,我覺得這樣的容量哪怕是放在一臺 6.36 英寸屏幕的機型上,也依舊顯得不夠大。
但我們單看電池配置就開始批評,顯然對小米 13 來說也是不公平的。
老實說,小米 13 的續航表現在我們的續航測試中還算是比較優秀的一檔。
從我們的續航測試圖可以看到,它在視頻播放和圖文瀏覽兩個場景下都有著不高的耗電,而應對極致畫質+120 幀+超高分辨率設置下的《王者榮耀》,也能做到足夠充足的遊戲時間,已經勝過一些 5000mAh 大電池機型的續航表現了。
如果說偏小的電池容量還有優秀的能耗比來補償,那 67W 的快充多少顯得有些誠意不夠了。
盡管我們依舊能實測在 40 分鐘內將它充至 100% 的電量,已經算是挺快的速度了,但說實話,這樣的配置在新的一年裡,或許也會成為一個薄弱的項目,在消費者還在挑選產品的時候可能會讓人新增一分猶豫。
當然,你們心心念念的無線充電自然還是支持的,這也總算為它扳回了一部分分數——畢竟一些旗艦新機的中杯雖然體驗優秀,但無線充電的配置還是得要大杯以上才有呢。
MIUI 14 到來,難以言喻的大提升
老實說,關於要不要寫小米 13 上的 MIUI 14,我是猶豫了很長時間的,畢竟這個新系統的提升確實顯著,讓 MIUI 的流暢度表現有了質的飛躍——但難堪的點在於,我們很難用文字、數據、圖標或者視頻讓你看明白。
按照小米的官方說法,這一次他們在系統中加入了『光子引擎』,對架構和調度機制進行了大幅度改動,直觀地提升了響應速度,並且還有更低的掉幀率。
但很顯然,這些提升確實很難跟你描述,所以還是希望大家有條件的話去親自體驗一下,相信你會認可我的說法的。
另一方面,讓人尷尬的點也在於系統本身在外在的部分其實變動不大,圖標還是大家熟悉的圖標,但多了大文件夾、可選的圖標尺寸和一些嶄新形狀的小部件。
此前曾經有過曝光的小窗膠囊和氣泡通知功能也迎來了正式上線,不過從目前的我的實際使用場景和覆蓋應用來看,或許它們都還有待進一步的更新和優化。
另外,其實 MIUI 14 還有很多的重大升級,比如更精簡的系統體積、本地化的圖片提取文字功能、全新的高速互聯總線和新版本的米家等等。
不過我們今天聚焦的重點還是在於小米 13 上,這裡就不針對生態方面的提升更詳細評述了。
▲新版本的米家對界面和功能也都有了小幅度的改動
顯然,經過漫長時間的查漏補缺之後,MIUI 14 已經能很光榮地回到流暢度的第一梯隊,這也是小米 13 能深深打動我的一個原因所在。
總結
在結尾的部分,讓我們再一次回到標題。
作為系列『中杯』的小米 13,在性能、影像、屏幕、外觀設計甚至是像 IP68 防塵防水認證這樣的細節上,它都是貨真價實的『大杯』水平。
盡管 67W 的快充讓人有些尷尬,但畢竟無線充電也還在,它的快充方案同樣還是向大杯看齊的水準。
而我更期待的是,有了如此成熟、體驗優秀的小米 13 領頭,未來國內市場是否會出現『小尺寸旗艦』的細分市場——畢竟不盲目追求『大』的數據,往往是產品真正自信起來的一個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