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急轉彎,小米遇勇者。

「我的夢想,是想做一個受尊敬的國際品牌」

2013年,劉作虎從OPPO離職創立一加,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很自然地說出了這句話。

這是近十年前劉作虎創立一加時的願景,此後很多年裡,一加像傳音一樣,堅決不做國內市場,一心撲在海外高端市場,以「小而美」的形象,和蘋果、三星硬剛。

不過,在創業7年後,2020年以來,一加不再滿足「小而美」,品牌策略發生了兩次大轉向。

一加的野心

2020年7月,一加推出了中端機型一加Nord,與以往的旗艦產品不同,借助這款機型一加向著更廣闊的中端市場進發。

此後又陸續推出一加Nord N10 5G 、一加Nord N100、一加 Nord 2等新機。

2020年10月15日,劉作虎在一加8T發佈會上談及一加未來發展時稱:七年來一加專註打造最好的安卓旗艦,在全球高端手機市場占據了一席之地,未來一加將在做好精品的基礎上,朝著產品線、渠道和周邊生態三個方向做「大」。

2020年年底,在一加七周年內部信中,劉作虎直言:接下來,我希望大家要有危機感,也更要有企圖心,讓一加可以不止於「小而美」。

2021年3月8日,一加宣佈與影像品牌哈蘇達成深度戰略合作關系。

2021年3月18日,一加宣佈周迅、胡歌成為一加手機品牌代言人。

2021年5月20日,原華為榮耀銷售副總裁、前360手機總裁李開新宣佈加盟一加科技,擔任一加副總裁職務。

2021年6月16日,劉作虎面向公司內部發出郵件,正式宣佈一加與OPPO進行全面融合,一加未來將成為OPPO旗下的獨立品牌。

推出覆蓋人群更廣的中端產品線,聯名哈蘇,請來周迅、胡歌代言以及前榮耀副總裁李開新加盟,復用OPPO的品牌資源,可以說一加將能加的buff都加上去了。

然而這一系列改變,並沒有讓一加顯著「變大」。

從市場份額來看,一加在國內仍然是一個很小眾的品牌。

數據調研機構CINNO發佈的2021年中國市場智能手機銷量數據顯示,一加銷量為251萬部,國內市場份額占比僅0.8%。

這還是一加在推出價格更低的中端Nord系列之後,不然份額占比隻會更小。

越「敗」越勇的一加,在2022年繼續加buff:成為PEL和平精英職業聯賽、2022年英雄聯盟手遊職業聯賽兩大重磅賽事指定用機,推出全新產品線Ace。

這還不夠,12月17日,在一加9周年「向新而生」周年慶活動上,劉作虎在活動上宣佈OPPO正式開啟雙品牌時代,「OPPO線上就是一加」。

一加急轉彎,小米遇勇者。

從OPPO的旗下品牌,到和OPPO並駕齊驅,不難看出歐加集團對於一加品牌的重視。

此次周年慶活動上,有兩點值得關注:

一是,獨立之後的一加,未來三年OPPO將單獨為其投入100億,並在技術、渠道、服務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比如入駐OPPO 5000+線下門店以及享受OPPO全國1000+的售後網點,此外在線上渠道,也將得到OPPO的資源傾斜。

二是,為了做好產品,未來三年一加硬件綜合凈利潤率可以為0。

是不是有些熟悉?小米承諾自己小米硬件綜合凈利潤率永遠不超過5%,一加更狠,幹脆「不賺錢」也要幹。

雖然一加官方明確強調,投入的100億和0硬件綜合利潤率並不是為了做性價比,而是為了做好產品,但是這中間的界限並不是那麼明晰:你能確定手機的配置和體驗做到和友商差不多,一加不會打價格戰嗎?

而且一加要的是不要硬件利潤,也就是說軟件部分的利潤仍然是需要的。

對此,劉作虎表示:

「更追求把產品做好,但價格相比以前會更激進一些。

硬件利潤為零並不意味著一加放棄盈利。

短期可能會有一些互聯網的收入,長期的規模做到更大的時候,利潤肯定不會是問題。

但硬件綜合凈利潤率可以為0代表了我們的決心。

不靠硬件賺錢,靠互聯網收入盈利,發力線上市場,依靠規模增長、薄利多銷獲取更大的利潤,這套生意模式是不是很熟悉?

沒錯,這就是小米賴以成功的商業模式。

也就是說,一加走上了和小米一樣的道路。

當然,也是九年前榮耀走的道路。

2013年,華為以「像素級模仿小米」的姿態,推出了子品牌榮耀,以期在線上市場狙擊小米。

四年後,榮耀斬獲中國互聯網手機品牌銷量和銷售額品牌第一,成功實現了華為賦予榮耀的使命:和小米在國內線上市場平分秋色。

而如今一加走上九年前榮耀的道路,能夠復制榮耀的成功嗎?

一加的實力

和蘋果一樣,一加以「隻做精品」的戰略,在高端市場上保持著極高的市場占有率。

劉作虎曾多次對外強調,一加隻做旗艦,並秉承不將就的態度。

因此我們在第一代一加手機上,看到了「手感真TM爽」的BabySkin機身設計,一加3完美貼合手掌的機身,一加6率先使用AG玻璃帶來的高級質感,一加7 Pro引領行業率先推出的90Hz高刷屏……

這一系列精品質感的探索,使得一加在國際市場上廣受贊譽。

一加1開售1秒即售罄,同時成為了首個被《時代周刊》評測的國內手機產品;全球知名雜志《Forbes》評價一加8系列稱:一加以全能的一加8和強悍的一加8Pro向行業發起挑戰;知名科技媒體《Mashable》評價:一加9系列重新定義智能手機的相機標準。

這一系列贊譽,反映到海外高端市場上就是,一加有著和蘋果、三星平起平坐的地位。

2018年,劉作虎宣佈一加與美國第三大運營商T-Mobile達成合作。

也是從這一年開始,一加多次超越蘋果、三星成為印度高端市場第一名,並且在第四季度時,成為全球高端市場TOP5品牌。

不僅在印度掀起狂潮,2020年第一季度,一加手機在北美、西歐、東歐、中東和非洲等全球多個地區的高端手機市場份額排名前五。

2021年第一季度,一加在歐洲市場銷量增長388%,銷售額同比增長286%,勢頭強勁。

自從2020年回歸中國市場以來,一加表現也不錯:2021年一加在高端市場出貨量達數百萬。

而在全球市場,一加2021年銷量首次突破1000萬臺,全球高端手機市場份額TOP4,並且至今連續六年進入《Brandz 中國全球化品牌50強榜單》,其中近四年穩居前十強。

毫無疑問,一加是國產手機中,能在海外高端手機市場上,拿到如此成績的極少數品牌。

從這個角度來說,一加無疑是成功的。

然而,從最近兩年來的品牌戰略改變來看,OPPO並不滿足於讓一加成為海外高端市場的「小而美」,而是力爭在讓一加成為全能型的、大而全的品牌。

但這是有副作用的。

這一系列轉變首先就帶來了品牌定位上的動搖。

一加在高端市場的成功,不僅來自於其產品的頂級配置、精致做工和真TM爽的手感,還來自於它是為極客、發燒友等小眾人群所打造,無論是早期的邀請購買,還是後期的社群維護,都是建立在這群極客用戶對於一加鮮明、特立獨行的小眾品牌形象認同的基礎上。

而此番一加陸續推出Nord和Ace兩大系列,價格的降低倒在其次,其「隻做精品」的策略,也遭到了動搖和質疑。

比如2022年推出的新機一加Ace Pro,使用套娃模式沿用了一加10 Pro的模具,而在參數配置上,與兄弟品牌realme的GT2大師探索版相比,整體相似度也極高,再加上使用200萬的湊數鏡頭。

這款一加的「Pro」產品,讓加油們《一加粉絲的稱呼》紛紛質疑:

「一加8T後,再無一加」

「一加的手機再也不會用了,信號是硬傷」

「手機更新的速度比系統還快,多做做系統吧」

不難發現,一加遭遇的這場「定位危機」,不隻是一代產品的折戟,更是加油對於一加整個品牌的失望。

而在此番和OPPO雙品牌並立、變得更大、更全之後,一加無疑還會遭遇這種轉型陣痛。

不過,如果一加真做到所言的兩大舉措:投入100億和硬件綜合利潤率為0,那麼依靠「從高端到中低端的俯沖之勢」,一加依然能夠成功。

但能不能成為下一個榮耀呢?

我們不妨來大致復盤一下榮耀的成功。

華為母品牌的光環和資源加持、麒麟芯片的加持、線上市場的高速增長和對標小米的線上性價比模式,這些因素無疑是榮耀成功的關鍵。

那麼,一加是否具備這些優勢呢?從OPPO對於一加從線上到線下的渠道加持、研發投入和資源傾斜,不難看出這家年出貨量超過1.3億的手機廠商,對於做大做強一加,非常堅決。

榮耀的成功還得益於麒麟系列芯片的加持。

從目前媒體的報道來看,OPPO正在著手開發SoC芯片,而未來這一自研芯片則有可能成為一加的優勢之一。

線上市場的高速增長。

雖然如今線上市場的增長幅度已經不比2013年,但是從數據來看,線上的增長趨勢,相當可觀。

Quest Mobile數據顯示,2018-2022年的4年間,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在2000-5000元這個「中端+高端」的巨大價位區間占比持續上升,購機總占比從23.7%攀升至43.4%。

GFK則明確指出:「線上市場受到多重因素影響,份額正向著40%穩步增長」《如今線下和線上購機占比,仍然是7:3》。

之所以出現這種變化,一方面是由於三年疫情,深刻改變了很多人的購買習慣;另一方面則是由於移動互聯網的持續滲透。

而對標小米,打「性價比」的牌,前面我們已經分析過了,是有這個可能的。

所以,未來即便一加不能獲得榮耀般的成功,也會復制老榮耀的打法。

未來的國內線上手機市場,免不了一番腥風血雨。

一加宣稱自己將專註於「極致性能」和「質感設計」兩大賽道,並且主攻線上市場,希望未來能做到國內線上2000元以上價位的第一名。

如此一來,與同樣主攻線上和性能的iQOO和紅米,勢必會短兵相接。

特別是一加在「硬件綜合利潤率為0」的大旗號召下,和以極致性價比著稱的紅米,無疑將狹路相逢。

那麼,一加會不會是那個「勇者」呢?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