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市場洞察|數說企業
△2022對於小米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從頻繁市值大跌到業務萎縮、從高管離職到大規模裁員……雷軍稱2022年是小米自2010年創辦以來最為艱難的一年,所有不利因素似乎在2022年集中凸顯並被放大,小米發生了什麼?
△市值縮水
根據小米在2022年8月9日發佈的第二季度的財報顯示,在2022年Q2季度,小米公司該季度的總收入701.7億元,同比下降20.1%;經調整凈利潤《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為20.8億元,同比下降67.1%,其中包含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費用為6.11億元。
同花順的數據顯示,截止2023年1月,小米集團總市值為2760.3億元,相對2020年峰值的8900億元下降68.9%。
小米集團市值變化《援引同花順數據庫》
近三年小米集團恒生指數跌幅達26.22%,高於同期行業整體跌幅的21.33%,振幅高達253.12%。
2022年三季度小米集團凈資產收益率為-0.49%,同比下降103.74%。
小米的市場行情《援引同花順數據庫》
小米2022年財務數據杜邦分析
△手機業務萎縮
小米的主營業務收入包括智能手機、IoT與生活消費產品、互聯網服務等。
2022年前三季度小米整體營業收入21399.9億,智能手機業務營收1305.4億,占比約為61%,與2021年同比下降17.59%。
並且,小米集團第二大主營業務的IoT與生活消費品,2022年前三季度收入583.4億元,比2021年同期下降2.61%。
小米主營業務收入及占比
△互聯網勢頭減弱的情景下,轉型似乎是必選題
雷軍一直是賽道高於努力的堅定捍衛者,相信『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互聯網企業大佬紛紛投入造車的大勢下,雷軍當然是要分一杯羹。
智能手機和IoT消費電子的發展乏力,使得小米轉型尋求新的突破點迫在眉睫,雷軍堅信智能汽車將是下一個風口。
於是便親自下場,開始造車。
2021年3月小米開始造車,『為小米汽車而戰』是雷軍提出的下一個重要目標,自此,一場轟轟烈烈的造車行動拉開帷幕。
時間來到2023年1月,自小米宣佈造車已經過去近2年時間。
2022年前三季度,小米在智能汽車的研發費用投入約為8.29億元,截止2023年1月,小米在造車的投入資金已經達到18.65億元。
那麼小米汽車造出來了嗎?2022年8月,雷軍對外聲明自動駕駛是新能源汽車成敗的關鍵點,並稱小米汽車已經到了自動駕駛功能測試階段。
圖:小米汽車《援引小米官網》
進入2023年初,一條『小米汽車諜照』再次將小米汽車推進大眾視野,外觀神似保時捷Taycan,定位為智能轎跑,預期2024年投入量產,小米汽車似乎已經研制成功。
小米汽車諜照《圖源自網絡》
同時,小米的價格也隨之曝光,相關報道顯示小米收款汽車的售價預期為26萬至30萬。
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一眾『米粉』的嘩然。
小米自進入手機市場以來,一直憑借低價格、高配置的產品定義贏得了消費者的普遍好評,但小米汽車似乎不那麼『小米』。
△轉型的背後似乎不那麼順暢
手機市場份額走低。
全球經濟下行,受宏觀環境影響,手機市場整體承壓,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滑9.4%,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10.1%,此外,小米在高端手機研制方面的成果也不盡如人意。
2022年上半年小米手機的出貨量2120萬臺,同比下降23%。
這一狀況在三季度稍有好轉,同花順的數據顯示,2022年三季度小米手機的全球出貨量排名第三,市占率達13.6%。
手機市場份額
但是,銷量並不是小米手機面臨的主要的問題。
2022年4月,小米被印度罰款53.6億;後又被意大利政府罰款2000餘萬。
市場風波給小米手機的海外業務拓展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
外患之外,還有內憂。
2022年小米內部迎來了一波高管層大換血,2022年12月,雷軍發佈內部公開信,稱小米總裁及合夥人王翔將於 2022 年 12 月 30 日正式卸任退休,盧偉冰將於同日接任成為新一任集團總裁。
2023 年 1 月 3 日,雷軍再發內部信,稱小米集團舉行了正式的晉升任命儀式,晉升盧偉冰為集團總裁,同時晉升王曉雁、屈恒和馬驥為集團副總裁。
此外,2023年1月,小米影業工商變更,雷軍卸任董事長、洪鋒卸任董事,新增曾學忠為執行董事,同時主要人員新增孫謙;北京田米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雷軍、王川卸任董事,同時主要人員新增孫謙。
雷軍已退出多家小米關聯公司職務。
包括小米電子軟件董事長,四川銀米科技董事長,小米互娛執行董事,小米有品公司董事等。
前排左1-左3:分別為林斌、雷軍、盧偉冰;後排左1-左4分別為馬驥、屈恒、王曉雁、劉德
然而,高管人事動蕩似乎隻是開始。
2022年底,小米持續傳出人員縮編和裁員的消息。
有內部消息稱小米整體面臨裁員,規模預計人數6000人左右,占到小米總雇員人數的17%左右。
智能手機行業起步初期,小米憑借一己之力降低了智能手機的價格,成為行業的攪局者,這一舉措也成為小米立足行業、成就現在的小米的重要舉措。
隨著互聯網行業逐步走向成熟,行業紅利減少、政策利好降低,很多互聯網尋求轉型、探索企業發展的更多的可能,而新能源汽車就是一個重要的方向。
也一度掀起了互聯網造車的熱潮,如『蔚小理』的典型成功案例,但在這背後是許多新勢力車企的沒落離場。
小米轉型的背後,是一系列復雜事件共同造成的選擇,內部原因不得而知,但就其主營業務發展現狀、未來長遠發展的可能,還需要尋找一個具有較大潛力的增長點,入局造車或許太晚並且不具有技術積累,但憑借背靠小米集團的強大財力和資源,相信在雷軍的帶領下,小米汽車能夠成為顛覆新能源汽車的『攪局者』,讓科技平權真正的觸手可及。
也許在2024年,人在問候當下在為小米汽車忙得焦頭爛額的雷軍『Are you OK?』時,他能夠笑著回答『I am 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