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雷軍,肯定會有一種被辜負的感覺。
印度,是小米佈局的第一個海外市場,雷軍本人對其相當重視:當有印度高管質疑小米手機安全性時,雷軍會送他小米手機的拆解裝裱畫,為其紓解疑慮;當印度總理莫迪想要大力發展印度制造時,雷軍就聯合供應鏈公司在印度建造小米手機工廠,擴大供應鏈。
毫不誇張地講,小米一直是『印度制造』的支持者和推動者,小米《印度》過去最大的負責人一直都是印度本地人,2020年,小米為印度創造了50000多個就業機會。
前任小米印度高管馬奴曾說:”有一些所謂的印度公司,他們其實從中國購買手機,然後貼牌,在印度銷售。
我們《小米印度》其實比他們更‘印度’。
“
進入印度市場以來,小米一直以謙遜的態度堅持本地化經營策略,印度本地消費者一度認為小米是一個印度本土手機品牌,這體現了小米這家公司對印度市場和消費者的尊重,不愧於「和用戶交朋友」的品牌文化。
然而,印度近期一系列的操作,讓小米多年來對印度的真誠投入付諸東流。
日前,印度執法局正式向小米印度及其高管、以及為小米印度提供服務的三家銀行發出通知,此前已經被印度執法局凍結的555.1億盧比,約合48億元人民幣資金,大概率會被其全部沒收。
這筆資金相當於小米去年經營利潤的56.7%,按照財經作家吳曉波的話講:小米給印度白打十年工!
其次,除了針對小米的一系列爭議處罰之外,印度在日前又寄出新要求:在印度運營的中國手機品牌,應當任命印籍人士擔任首席執行官、首席運營官、首席財務官和首席技術官等高管職位。
與此同時,印度還要求:在印度運營的中國手機品牌,需要為其在印度的業務引入印度股東。
據悉,相關要求,印度已傳達給包括小米、oppo、VIVO在內的中國手機制造商。
如何理解印度政府的這一系列操作,真相隻有一個:扶持本地制造商。
目前,中國品牌占據了印度智能手機市場75%以上的份額,是當之無愧的行業龍頭,而印度本土品牌卻隻占有1%份額。
要知道,目前印度是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增長最快的國家,復合年增長率超過兩位數。
在印度政府看來,如果任由中國品牌在印度手機市場做大,將導致本土品牌無緣本國智能手機市場的增長紅利,這也是為什麼印度這一兩年如此針對中國手機品牌的原因之一。
然而,有國外媒體敏銳指出,早年間中國手機市場也被三星、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國外品牌所壟斷,國產手機份額還不到30%,但中國並沒有因此『刁難』國外品牌。
與之相反,咱們國家更看重與這些國外品牌的良好合作,積極打擊假冒偽劣、山寨手機,為其打造良好營商環境。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正是在國外手機品牌的帶動下,國內得以建立起足夠廣泛的手機制造產業鏈、技術以及人才儲備。
時至今日,國內手機行業談起當年奠定中國智能手機人才基礎的「黃埔軍校」摩托羅拉,仍滿懷敬意。
另外還有一點很重要:
中國手機崛起是在2010年前後,此後十幾年一直在研發相關技術。
而此時的印度,並沒有把智能手機產業當回事,在通信領域、工業設計、手機影像等方面幾乎可以說毫無技術沉淀,間接導致了如今自身手機產業的薄弱。
所以說,印度想要通過打壓中國手機品牌,來實現本國手機制造業崛起,根本不現實。
而且恰恰相反,印度更應該積極借助中國手機品牌的力量,先建立起本國的產業體系、人才體系,「先當學生,在當老師」,在此之後,才有可能誕生有實力的本土品牌。
但通過印度近期的所作所為來看,很明顯,他們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