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在國內以高性價比的優勢收獲了眾多的『米粉』,其實,放眼國際市場,『米粉』也是遍地開花啊。
其中小米最大的國際市場就是印度。
但是就在這兩天,印度正式向小米提出了指控,指責小米涉及非法向國外轉移資產,違反了印度的《外匯管理法》。
這意味著之前被印度凍結的小米銀行賬戶裡的約合人民幣48.1億元資金被正式沒收。
其實,在這個正式的通知下來之前,印度就多次刁難小米,去年一月份,印度就以小米偷稅漏稅為借口,要小米補繳了5.6億人民幣的稅款。
印度還幾次凍結小米在印度的資金,多次申訴均無果,小米在印度的地盤上吃盡了啞巴虧。
作為一個大型的國際企業,小米在進入國外市場時都會了解當地的市場秩序和規則,特別是跟市場緊密相關的相關法律法規。
要說小米違法印度的市場法律規定,還真的很難讓人相信,況且這筆錢還不及娛樂圈某明星偷稅漏稅的多呢。
說來更可笑的是,印度所謂的『非法向國外轉移資產』,其實是小米支付給美國高通等公司的特許權使用費,主要是用以使用相關專利技術和印度版小米的知識產權。
這在商業交易中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竟然也能被扣上非法向國外轉移資產的帽子,印度這真是沒事找事。
要說是印度想從中賺一筆,我倒覺得可能性還大一點,畢竟一句話就能賺幾十個億啊,誰不心動。
作為最先進軍印度手機市場的企業之一,小米連續四年在印度的出貨量都排名第一,遠超蘋果,三星等手機。
同時小米誠意也是非常的足,截至到今年的五月份,小米還在和印度的電子制造廠商Optiemus商討合作,幫助其打造『印度制造』的招牌。
可是顯然,印度並不領情。
其實,不僅是小米,根據印度《商業標準報》的相關報道,近幾年前前後後有至少1700家國際跨國公司離開印度。
今年一月份,韓國三星也沒逃過印度的罰單,繳納了2個多億美元的罰款,緊接著,美國的亞馬遜在三月份也上交了37.5萬美元的罰款。
這樣一來我們也注意到,印度不僅是針對我們國家的企業,他仿佛對所有外來的企業都不友好。
這也放映了一個市場規律,當外來產品進入本地市場,並占據本地市場較大份額的時候,當地的企業就要著急了。
特別是印度的壟斷財團,他們掌握者印度人民衣食住行的大部分活動消費,而國外企業進入印度市場一般是與中小企業合作,此消彼長的市場較量讓印度壟斷財團出手了。
印度的執政黨背後就有著大財團的支持,也就不難理解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企業屢屢遭受印度的指控了。
不管是小米還是其他國家的企業,都是看重了印度未來的發展潛力才進軍印度的。
近年來隨著印度人口優勢逐漸突出,許多企業都想來分印度市場的一份紅利,奈何印度高層也隻是看到了短期的利益,在經濟上正走向與他國脫軌的道路上。
美國著名投資家羅傑斯曾經就說過:我在印度沒有任何投資,他們根本不懂經濟。
看來對於印度市場,我們了解的還是不夠。
做生意總是收益與風險同在,印度真想成為經濟大國,現在就要好好平衡一下自己家市場的風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