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特色內容激勵計劃簽約賬號【智東西】原創內容,未經賬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作者 |周炎
編輯|雲鵬
在與諾基亞展開近兩年的專利拉鋸戰後,OPPO、vivo相繼退出德國市場。
日前,法國媒體Frandroid引述知情人士消息指出,OPPO不打算繼續與法國經銷商續約。
OPPO隨後發佈聲明稱,與經銷商合約到期後,仍會留在法國市場,但OPPO未提及未來市場規劃。
智東西還發現,目前vivo『清空』了荷蘭官網。
退出德國市場後,OV是否會退出更多歐洲國家的市場?
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發佈的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小米、OPPO、realme分別占歐洲智能手機市場出貨份額的19%、4%、3%,在手機廠商中排名位居第三、第四、第五名。
vivo無緣前五。
▲2023年第一季度歐洲智能手機市場份額情況,來源:Counterpoint Research
在歐洲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上,今年第一季度,小米出貨量下滑4%,為所有手機廠商出貨量下滑比例最小的一家,OPPO、realme的出貨量分別下滑47%、36%。
realme自2018年從OPPO獨立出來,2021年它沒有逃掉諾基亞專利『大棒』。
深入歐洲智能手機市場後,我們發現,諾基亞揮起的『專利大棒』在過去10多年裡打在了許多手機廠商的『身上』,小米和OV實際面對著同一個專利困局。
與此同時,歐洲市場正在上演著一場圍繞著高價值專利的攻防和博弈。
為什麼諾基亞和OV之間圍繞著專利稅的問題難以談攏?離開德國市場將會對OV產生怎樣的影響?小米為何可以在諾基亞掀起的專利戰中『獨善其身』?中國手機出海究竟要如何突破『專利』難關?下面我們將從各位玩家的在過去10餘年間的各種行動中找到答案。
01.
諾基亞掀起5G時代專利戰,
OV『硬剛』原因在於專利費過高
在專利戰前,OV和諾基亞也有過一段3年的『甜蜜期』。
2018年,當時OV興致沖沖地湧進歐洲市場時,兩家公司就先後與諾基亞簽訂專利交叉許可協議,內容主要包括4G相關的技術專利,2021年協議到期。
接著,高通、諾基亞、愛立信等接連推出了自家5G標準必要專利的許可費率,這也為後來『甜蜜期』的結束埋下伏筆。
等到了2021年,諾基亞不滿足於此前與OV之間的交叉許可協議,加碼讓OV支付5G專利費。
一位接近vivo的業內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雖然打得是3G、4G的官司,但是諾基亞采取這種激進的方式,其實就是試圖通過訴訟的手段壓迫vivo接受之後包括5G專利費在內的專利收費條款』
1.專利許可業務貢獻四成利潤,諾基亞『躺賺』
根據諾基亞2018年對外公佈的5G專利收費標準,要求每臺使用其專利的5G手機,應向諾基亞支付3歐元《折合人民幣約23元》專利費。
如果按一家手機廠商全球每年1億多臺的手機出貨量來計算的話,那樣就需要向諾基亞繳納3億到4億歐元的專利費費用《折合人民幣約22億-28億元》。
OPPO首席知識產權官馮英認為,這一設定的專利費用遠高於諾基亞4G時期與OPPO簽訂的協議標準。
此外,一國產手機廠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談到,目前權利人的專利許可費虛高,與其專利實力不完全匹配的問題始終存在。
如何理解諾基亞每臺5G手機3歐元的這個價位呢?目前,高通對每臺5G手機收取的專利費為該手機售價的2.275%。
以今年在歐洲市場推出的OPPOFind N2 Flip為例,其在英國起售價為849英鎊《折合人民幣約7000元》。
如果按照高通對每臺5G手機收取的專利費用計算,也就是說,OPPO Find N2 Flip需要繳納172元人民幣的專利費。
一臺售價為2000元人民幣的手機,高通也要收到差不多45.5元人民幣的專利費用。
愛立信對高端手持5G設備的許可費為5美元/部《折合人民幣約為35元》,低端手持5G設備的許可費最低2.5美元/部《折合人民幣約18元》。
華為單臺手機5G專利收費上限2.5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8元》。
▲愛立信對高低端手持設備的界定及費用情況,來源:愛立信官網
也就是說,諾基亞對一臺手機所收的5G專利費用,大部分的時候低於高通,高於愛立信和華為。
為什麼5G專利族排名不敵華為的諾基亞會開出這樣的價位呢?
▲全球5G專利族排名情況,來源:中國信通院
據統計,諾基亞公司掌握著1.2萬餘項通信專利,其中有33%左右為全球移動通信系統GSM標準必要專利、25%左右為寬帶碼分多址技術W-CDMA標準必要專利、19%左右是長期演進技術LTE標準必要專利,可見諾基亞手中的專利覆蓋了2G、3G以及4G領域。
簡單來說,所謂標準必要專利,是指在實施標準時難以繞過的、必須采用的專利技術,諾基亞有一項專利,為的就是可以通過無線網絡接收和傳輸數據的方法,並且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功耗。
對於目前的智能手機廠商來說,如果想要另起爐灶繞開這個專利,那付出的成本很高。
再加上,諾基亞此前幾十樁專利訴訟案勝訴的經驗,因此,『躺賺』的生意也就被諾基亞給『盯著』。
從過去兩年諾基亞的財報情況來看,2021年,諾基亞全年營收達到1500億元人民幣左右,而僅專利授權一項業務就為其帶來106億元人民幣的營收;到了2022年,專利許可業務貢獻了諾基亞四成的利潤。
而過高的專利費也是OV和諾基亞之間在專利問題上談不攏的原因。
OPPO公司首席知識產權官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4G的時候,我們已經和諾基亞簽訂了合作協議,5G的時候,諾基亞要價太高,OPPO很難承受』
2.三星、蘋果也曾陷入『專利戰』,歐洲專利授權生意正熱
事實上,不隻是OV,強如三星和蘋果也與諾基亞陷入過專利戰。
蘋果與諾基亞第一次專利戰始於2009年,和解於2011年,最終以蘋果繳納專利費終止。
2016年,三星和諾基亞在兩年的專利戰後達成和解。
當時Nordea分析師薩米·薩卡米斯《Sami Sarkamies》稱,三星目前每年向諾基亞支付1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7.1億元》的專利授權費,而這一數額可能將上升至約3億歐元《折合人民幣約7.6億元》。
同年,諾基亞在亞洲、歐洲和美洲等地的11個國家發起了針對蘋果的40樁專利訴訟案件。
2017年,雙方共同宣佈和解,並就專利許可達成一項期限長達數年的合作協議,而諾基亞後來又宣佈收到來自蘋果的17億歐元《折合人民幣約133億元》的專利費。
▲諾基亞公佈收到蘋果專利費情況,來源:諾基亞官網
事實上,諾基亞還將這場專利戰擴展到東南亞和印度市場,但是印度尼西亞和印度都駁回了諾基亞的起訴。
而從歐洲本身的原因來看,這個地區本身就存在專利壁壘深厚,技術保護主義日益擴大的問題。
特別是西歐,在科技、法律等領域積累深厚,手機廠商要在這裡站穩腳跟,需要在科技實力、品牌經營能力、合規性、風險應對能力等方面下足功夫。
很多公司瞄準了『專利授權『這門生意,公開信息顯示,意大利專利運營公司Sisvel在OPPO和小米進入歐洲市場前,曾頻頻表明專利許可意願,但最終沒有達成合作。
2019年,這家公司在英國倫敦、意大利米蘭、荷蘭海牙等多地頻繁向OPPO和小米發起訴訟,迫使後者接受高額的『專利稅』。
此外,不得不提的就是,在當下歐洲智能手機市場,各廠商之間圍繞高質量專利的攻守和博弈已經顯現出來。
從歐洲專利局《EPO》官網查詢結果可以看到,OPPO目前已有數十項專利被不同主體異議。
簡單來講,專利異議也就是說,任何人都可以在歐洲專利授權公告後提起來異議,這最終由歐洲專利局異議審核部門做出決定,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於無效程序審查結果僅在程序啟動國生效,異議結果對歐洲專利局所有成員國有效。
OV與諾基亞專利戰最終結果是OV集體退出德國市場。
戲劇性的一幕是,諾基亞公開稱,不希望vivo退出德國市場,期待談判。
不過vivo沒有對此回應。
3.OV退出德國市場,對手機業務實際影響有限
那OV離開德國市場後會有什麼影響呢?2020年5月,OPPO位於德國杜塞爾多夫《Dusseldorf》的西歐區總部正式亮相,2022年,OPPO在接受《歐洲時報》采訪時稱,2021年,OPPO在德國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五,擁有2%的市場份額。
▲OPPO關閉德國官網,來源:OPPO官網
除了德國市場,法國媒體Frandroid還猜測OPPO打算離開歐洲市場。
離開整個歐洲市場,對於OPPO會有怎樣的影響?
從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來看,去年OPPO在歐洲智能手機市場的全年出貨量在900萬臺左右,而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DC的數據,去年,OPPO在全球總出貨量約為1億臺左右,也就是說,OPPO在歐洲市場的出貨量約占OPPO全球總出貨量的9%。
▲2022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情況,來源:IDC
另一邊,對於vivo來說,其所占歐洲市場份額本就不高。
目前從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報告來看,近些年隻有2021年,vivo在歐洲智能手機市場份額最高,達到1%,而2021年歐洲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為2.99億臺,也就是說巔峰時期,vivo在歐洲出貨量約為299萬臺。
▲2021年第三季度歐洲智能手機市場占有率情況,來源:Counterpoint Research
而2021年,據市場研究機構IDC的報告,vivo在全球總出貨量為1.3億臺,即巔峰時期vivo在歐洲出貨量占全球總出貨量的2.3%。
總體占比並不高,更不要提單單是德國一個國家的情況了。
總的來看,就在OV出海歐洲高歌猛進的關頭,諾基亞將專利大棒瞄準了他們。
諾基亞憑借著此前的技術積累,開出了過高的專利稅。
目前,專利稅已成為諾基亞重要的收入來源,從此前的起訴經歷來看,諾基亞勝訴幾率更大。
過高的專利稅一直是諾基亞與手機廠商遲遲談不攏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過從歐洲市場實際銷量情況來看,諾基亞專利戰對於OV手機業務的實際影響還較為有限。
02.
OV向左,小米向右,
但都沒有解決專利困局
就在OV與諾基亞之間為了專利稅打起官司時,小米選擇了向諾基亞妥協,並承擔起高額的專利稅。
OV和小米雖然選擇了截然不同的兩條路,但都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它們當下面對的專利困局。
將時間拉回2017年,小米和諾基亞簽訂專利協議。
從合約具體內容來看,其中包括兩個方面:在買賣協議中,小米從諾基亞處購買部分專利及網絡設備;在許可或合作協議中,小米與諾基亞正式達成專利許可合作,含專利交叉許可合作。
同時,諾基亞還將和小米共同開發用於數據中心的光傳輸技術,IP路由技術和數據中心網絡解決方案。
小米發言人在接受CNBC記者采訪時稱,諾基亞的專利可以幫助它繼續擴展其移動和連接設備,同時與諾基亞的交易將有助於全球擴張。
▲CNBC報道截圖,來源:CNBC
可是小米的全球化之路並非容易,其中問題之一就是小米發言人提到的專利。
2018年,BUSINESS INSIDER曾在一篇名為《為什麼小米還沒有在美國賣手機》《Why Xiaomi won’t sell smartphones in the US just yet》的文章中稱,限制小米推出在美國智能手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未完成的專利。
文中還分析,為了解決出海中專利難題,小米一直不斷與高通、微軟、諾基亞等公司合作。
2015年,高通公司與小米簽署專利許可協議,後者需支付3G和4G智能手機的版稅,同時這筆交易也幫助小米打下了無線通信相關的專利。
2016年,為了讓小米訂購給予英特爾的智能手機解決方案,後者還將332項專利所有權轉讓給了小米。
將時間快進到2021年,在新一輪的知識產權續約周期裡,小米選擇了OV不一樣的路,在OV『硬剛』諾基亞時,小米繼續承受著諾基亞開出『條件』。
為什麼小米可以接受花錢買諾基亞的專利,而OV接受不了?
首先,對於小米而言,前文已經提到,與OV交叉專利協議不同,小米在2017年與其諾基亞簽署協議時就有購買行為。
而且,小米在長期的專利糾紛中,就已經選擇了『打不過就買』的模式。
而另一邊,OV不像小米一樣,一開始就在專利方面采取『打不過就買』的模式。
隨著OV在全球市場的快速崛起,OV身上所蘊藏的知識產權授權許可費用,也被全球各個專利人所覬覦。
如果此時向諾基亞低頭,那接下來將會面臨更多的『專利戰』。
2021年,在Interdigital公司的財務溝通會議上,該公司高層討論起了OPPO公司的知識產權授權費用的商業潛力。
OPPO公司首席知識產權官馮英稱,目前收取專利費的公司越來越多,每一家公司都水漲船高,會導致硬件成本越來越高。
此外,還有一個關鍵的因素是手機市場的變化。
上一輪知識產權續約周期,正值OPPO、vivo、小米進入歐洲智能手機市場,華為遇阻,為OV、小米留出了充分的市場空間,所以三家都與諾基亞簽訂了專利相關協議。
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的數據顯示,2020年第二季度,華為市場份額從22.4%降到17%,出貨量僅有700萬臺。
因為缺少芯片,華為在歐洲的市場份額幾乎消失殆盡。
彼時,OPPO、vivo、小米都加緊了出海歐洲的步伐。
▲2019年第二季度歐洲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及同比變化,來源:Canalys
但是當下,手機市場宏觀環境巨變,手機市場未來業務的不確定性陡增,歐洲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下滑嚴重。
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發佈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不足12億部,全球年出貨量同比下降12%。
另一家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發佈的數據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歐洲智能手機市場年同比下降23%至3800萬部,季度總銷量為1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小米在歐洲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排名第三、且出貨量下滑比例最小,自然願意掏這筆錢,而出貨量排名第四、但出貨量下滑46%的OPPO以及出貨量排名進不去前五的vivo會重新評估續繳納『專利費用』的價值所在。
難道小米選擇的模式,就是『一勞永逸』的嗎?事實上,小米仍沒有逃離專利問題,2018年,愛立信在印度起訴小米,要求對其手機銷售進行封禁。
更嚴重的是,這種模式下,小米承擔著高額的專利稅。
根據年報公開數據,小米在專利許可上花費超過300億元。
同時由於2022年,存貨周轉天數同比變化大,不好拆分『已售存貨成本和許可費』,那按往年許可費可以得出2022年小米的專利許可費大約為50-71億元人民幣,也就是說小米在過去8年大約交了350億元人民幣的專利稅。
總的來看,在出海歐洲前,小米在一次次的專利危機中,就已經選擇了『打不過就買』的模式。
小米方面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坦言,與諾基亞建立了專利方面的合作是為了全球化戰略。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專利合作模式並非『一勞永逸』的。
另一邊,OV沒有與諾基亞續簽專利合約,一方面,一但撕開這個口子,未來將會有更多專利人向OV發起專利戰,另一方面,當下已經不是華為遇阻,OV雄心進入歐洲市場的時刻,全球手機市場業務的不確定性正在徒增。
米OV歧路已至。
03.
華為給米OV們樹立學習榜樣,
突破諾基亞專利封鎖道阻且長
米OV們的專利困局是中國手機廠商出海遇困的一個縮影,這方面,華為或許為他們樹立了榜樣。
2016年,諾基亞在美國起訴華為,雖然後來大家都知道這是諾基亞使出的『圍魏救趙』的計謀,也就是打擊華為此前對T-mobile的專利訴訟。
針對這一連環訴訟,華為當時發表聲明稱,『華為和諾基亞之間曾存在交叉許可協議,華為希望在更新協議中與此前的條款保持一致,但諾基亞拒絕此提議。
因此我們將采取必要措施就諾基亞網絡提出的指控進行自我辯護』
直到去年,華為與諾基亞續簽雙方交叉專利許可協議,根據德國專利數據公司IPlytics的數據,目前華為是全球擁有最多4G和5G必要專利的公司。
事實上,從中國信通院最近幾年公佈的5G專利族聲明數量排行來看,米OV們均有上榜,但是相較於華為來說,三家的步伐還是遲一些,擺脫諾基亞專利流氓的『大棒』比較難。
在今年的世界知識產權日上,小米公佈了截止2022年該公司的專利成果。
目前,小米全球專利授權達到30000多件,正在審查中的專利申請超過25000件。
同時,小米在5G必要專利聲明有效全球專利族企業中排名第10名。
但從專利能力上,這或許解釋不了:為什麼歐洲市場,小米可以躲過諾基亞的專利戰『圍攻』。
根據企查查上的數據,OPPO目前被授權的專利數達46237件,單拿5G相關的專利,從中國信通院知識產權中心發佈的《全球5G專利活動報告《2022年》》來看,排名第九的OPPO也在小米的前面。
有統計顯示,在過去的10多年裡有超過40餘家手機廠商向諾基亞繳納專利稅,為什麼突破諾基亞專利封鎖困難?從目前兩種解決方式來看,一如華為與其簽署交叉專利許可協議,這需要建立在極強的自主創新能力的基礎上。
二是,打贏專利官司,但從目前來看,被起訴一方並不容易打贏。
一方面,前移動通信技術領域的標準必要專利《SEP》,規則傾向權利人,其隻需向歐洲電信標準協會聲明該專利是標準必要專利,並不需要受到實質審查。
另一方面,5G時代,權利人在標準層面的競爭異常劇變,5G SEP也就隨著標準的劇變而激增,不必要的SEP更加不容易識別,而窮舉法審查所有5G SEP,由於技術難度大、時間和資金成本高、組織難度大,又顯得不現實。
總的來看,相較於華為,米OV們已經錯失了上一波通信相關專利的發表機會,加上,從目前突破專利封鎖兩種方式來看,無論是與對方簽署交叉專利許可協議還是打贏專利官司,都比較困難。
04.
結語:米OV們困局的啟示,
手機廠商出海要先過了『專利關』
OV相繼退出德國市場,小米承擔高額專利稅,是目前國產手機廠商出海遇困的縮影,這也讓更多手機廠商反思目前自身在專利上面的問題。
其次,歐洲市場作為近些年手機廠商的『新寵』,雖然今年第一季度整體出貨量有所下降,但是長期來看,歐洲市場對於國產手機廠商來說仍然是一塊相對重要的市場。
打訴訟官司和繳納專利稅或許都不是目前解決專利戰的最佳方式,下一步,米OV們要結合自身情況,調整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