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華為沒有真正成功,破產也一定會到來。

科技|老苗談科技 原創

任正非曾經對國內外企業做過這樣一份調查,但結果卻讓他極度失望,數據顯示,中國中小型企業的平均壽命僅為2.5年,集團企業壽命為7至8年,反觀海外則截然不同,歐美企業平均壽命為40年,更不可思議的是,日本企業平均壽命竟達到了驚人的58年。

這一組數據讓任正非不得不重新思考和定義華為的未來。

時至今日,華為已經堅強地挺過了35年,至於華為最終能夠達到多長的壽命,任正非雖然沒有直面回答,但卻明確地表示過,他說:『雖然在外人看來,華為已經足夠強大,但這隻是表象,因為華為從來沒有經歷過九死一生,所以華為並沒有真正的成功,破產也一定會到來』

任正非特別佩服日本企業,並且他還多次去過日本考察,他發現在這個島嶼上有超過3萬家企業擁有150年以上的歷史,而國內僅有5家企業的壽命達到了150年以上,對此,任正非也得出了一個結論:日本企業的員工危機意識非常強,這或許跟他們的地理位置有關系,因為資源匱乏,競爭激烈,所以他們需要時刻保持警惕和專註,同時思考如果持續的活下去。

任正非:華為沒有真正成功,破產也一定會到來。

國內企業則大不相同,大多數決策人基本都在暢談理想和發展,卻時常忽略最根本的問題,企業能否活下去。

所以很多時候,國內很多企業總是在發展的過程中被淘汰。

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任正非為華為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戰略,那就是『存活下去』。

就這樣,華為現在的每一位員工都時刻保持著危機感和競爭力。

早些時候,任正非還發表了一篇名為《北國之春》的文章,內容說道:『什麼叫成功?是像日本那些企業一樣,經歷九死一生還能好好地活著,這才是真正的成功。

華為沒有成功,隻是在成長』

直到後來,任正非又對企業的成功作出了明確定義,他認為企業的成功不能僅看規模和盈利,也不是隻看它在全球的排名,而是看它能否在危機中存活下來,是否具備抗風險能力。

言外之意,華為的成功不是要成為巨無霸企業,而是能夠在無數次的挑戰和危機中活下來。

實際上,任正非並不認為華為很強大,因為他覺得華為的快速發展具有『乘東風』的嫌疑,在華為發展之初,國內互聯網通訊產業非常落後,利用這樣的時代背景優勢,華為整合了全球通訊產業技術,這才在國內市場闖出一片藍天,除此之外,國家還給華為提供了非常多的市場和項目支持。

所以,即便媒體經常贊美華為,任正非也隻是一笑而過,因為他心裡清楚,華為還沒有經過巨大危機,雖然這是一種幸運,但也是一種不幸,因為寒冬一定會到來,未來華為也一定會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機和挑戰。

任正非也堅信,再偉大的公司,終有一天會走向滅亡,就好比諾基亞,曾經在全球手機市場呼風喚雨,最終也毫無征兆地走到了盡頭。

所以當前華為的首要任務不是發展,而是生存。

任正非雖然是華為創始人,但他已經很久不參與企業的運營了,但是,他會經常與企業高層強調這樣一句話:『這麼多年來,我思考的都是失敗,而對成功視而不見,我沒有什麼自豪感和榮譽感,全是危機感。

我們大家都要認真去想一想,怎樣才能讓公司活下去,怎麼才能活得更久』

最後,用這樣一句話結尾:既然華為一定要經歷寒冬,那就以最好的姿態踏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