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華為新機全被慘噴,這瓜太黑了。

這兩天有個視頻很火。

有人把 Apple Watch 和華為手表的綁在火腿腸上,並打開了血氧檢測。

跑了一通後,蘋果這邊給出了「測量不成功」的結果。

但華為這邊,就給了個「血氧 91%、心率 82 次/分」的數據。

圖片來源網絡

可想而知,華為直接被網友噴是「數據造假」。

小米華為新機全被慘噴,這瓜太黑了。

有人調侃:

蘋果測不出的數據,被華為測出來,這把華為遙遙領先。

圖片來源網絡

也有人表示:

可能做火腿的那隻豬,還可以搶救一下。

視頻火了以後,網友們也開啟了一波整活大賽。

有人把自己的華為手表放在佈洛芬的包裝盒上,也測出了血氧心率值。

圖片來源網絡

有網友給自家玩具熊測一波,發現也是能跑出數據。

圖片來源網絡

甚至毛巾、廁紙卷等奇奇怪怪的東西,都有數據出來。

不信邪的我隨手掏出個前段時間發佈的華為 Watch GT Runner,用這玩意給大夥實測一波。

綁在小黃鴨的頭上,提示「正在測量」,測試流程能正常跑。

但等進度條跑完後,則給出「請偏緊佩戴」的提醒。

換個角度,結果都一樣。

咱換個東西再試試,正常佩戴在手腕,但中間塞一塊佈。

這次直接進度條都沒了,直接提醒「請佩戴手表測量」。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華為 Watch GT Runner 已經加入了活體檢測功能。

它能檢測出監測對象是不是活人。

有人致電華為消費者服務熱線,得到的回答是:

「華為智能穿戴設備依托光學傳感器對光信號波動進行血氧測量,把手表放在物體上會有極小概率誤判為人體信號。

類似的解釋,我們在官網上也能找到。

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網友當然對這個回答不滿意,整活大賽依舊繼續。

活可以整,但咱還是得給華為說句公道話。

有一說一吶,華為客服給出的解釋是沒毛病的。

智能手表還沒加入血氧檢測功能之前,一般人在家測血氧是用這種脈搏血氧儀。

圖片來源網絡

用戶把儀器夾在身體上有神經末梢的部位《一般是手指、耳垂》,儀器內部會發出兩個不同波長的光束,穿過身體。

光信號穿過身體後,則會被對面的傳感器捕獲,進而根據光信號的波動,計算出人體血氧濃度數據。

圖片來源網絡

咱現在智能手表/手環上的血氧檢測,也是通過光電信號實現。

不過手表將發光元件和傳感器放在同一側,光束打進人體後會進行反射,再傳回手表底部的傳感器。

血氧儀是直發直收,智能手表/手環多了個光束反射的環節,僅此而已。

既然是以光電信號實現檢測,在佩戴不恰當的情況下,出現光線幹擾等誤判情況,那就再正常不過了。

至於血氧儀和智能手表/手環的測試數據,真沒差多少。

圖片來源網絡

當然,不管是家用血氧儀還是智能穿戴,測出來的數據都是「僅供參考」。

假如你需要更準確的數據,還是上大醫院紮針比較穩。

華為手表這次的翻車,其實蘋果、小米幾年前也有過類似的事件。

2018 年,有網友發出了自己用 Apple Watch、小米手環檢測各種物品的心率結果。

不管是衛生紙、水壺、鍵盤,都被檢測出心跳數據。

這件事兒還被大夥戲稱為「萬物成精」。

其實哈,智能手表/手環對於心跳脈搏的檢測和血氧檢測一樣,都是通過光電信號轉換。

手表發出光束,反射回來的光信號差轉換成電信號,再經過一系列分析轉換成數字,直觀地呈現在用戶眼前。

吃過這個癟後,果子也是學精了。

在隨後的更新換代中,Apple Watch 加入了活體檢測。

測試數據前,先過一遍是不是真人在戴手表,把用戶整花活的門給焊上了。

華為這邊呢,目前是有的支持活體檢測,有的又不支持。

但官方表示後續會給其他產品推送加進去,否則就要被黑慘了。

用智能穿戴給火腿腸測血氧,還能測出來一堆數據,確實是蠻有意思的事兒。

畢竟誰不愛看大廠翻車,你說是吧?

但咱也不能因此否認現階段的手表/手環,畢竟它確實能測出一個相對準確的數值《前面說了,最準還是上醫院》。

傳感器的作用是單一的,隻會測數據,不像人有八百個心眼子。

總不能指望著,智能手表裡面藏著個老中醫,給你把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