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界5月表現交『答卷』,華為撒手後,銷量不跌反漲?

據賽力斯公佈的消息,問界5月共交付5629輛,環比增長22.7%,這已經是問界連續兩月實現超過20%的增長。

此外,華為與賽力斯合作推出的問界品牌在5.27日完成了第十萬輛車的生產下線,這意味著這個帶有華為光環的品牌完成了整車生產歷史上的第一個重要裡程碑,但華為能讓問界『遙遙領先』嗎?

問界5月表現交『答卷』,華為撒手後,銷量不跌反漲?

在汽車界業內,10萬輛於車企特別是新勢力車企來說,是極為具有價值和標志性的事件。

多數觀點認為,隻有突破這一界限,車企才有持續生存和競爭的空間。

而從華為和賽力斯在當天的相關官方宣傳中稱AITO問界是最快達成10萬輛整車下線的品牌。

顯然,這個由華為一手帶出來的品牌AITO問界的首年的交付成績不錯,甚至成為了中國新勢力汽車中最快交付破萬的品牌,業績足夠亮眼,且全年累計銷量超7.8萬輛。

但似乎好景不長,進入2023年的AITO問界在銷量上表現並不盡人意,根據賽力斯官方數據,該品牌4月份新能源汽車共實現銷量為6917輛,同比下滑19.12%,旗下新能源品牌AITO,隻實現了4585輛,不僅在4月新能源品牌銷量排名中居後,同時相比於去年的銷量也有較大下滑。

但從開啟交付一年內的歷史數據看,該品牌在2022年10月達到交付最高峰後,便再也沒有取得相應的銷量成就了。

問題的關鍵在於,多數新能源造車新勢力在保持正向增長的時候,AITO問界的銷量卻下滑如此嚴重,這在行業內並非多見。

按照餘承東給出的解釋,當前問界正處於產能爬坡期,展車需要6月下旬才會到店,需要時間完成銷量增長。

不過仔細看這一理由並不成立,原因是AITO問界的下滑並非隻在近幾個月,而是已經相當長一段時間交付未能持續快速持續的增長了。

分析認為,行業的內卷和多次降價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該品牌的銷量,爆款產品Model Y《參數丨圖片》的售價拉到了問界M5的價格帶上;問界M7同樣也受到了理想L7、L8等新產品的競爭。

此外,華為官方在關於AITO問界的品牌定位上也給其帶來了較大的影響,創始人任正非在今年3月底發文表示華為不造車,禁止華為品牌作為汽車品牌,在此影響上原來一度宣傳為『華為問界』的相關物料以及推廣標識也全部被拆除,加之消費者購買AITO問界很大因素便是沖著華為的品牌和技術而來,這一做法顯然對AITO問界的銷量會造成不利影響。

不過對此,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餘承東明確表示,問界並不擅長做營銷,而是打造具有持續性的競爭力。

他還表示,AITO問界15個月達成10萬輛的下線,標志著用戶的認可和信賴,不過業內認為,問界未來的銷量到底如何,這或許還是個『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