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獲得『問界』汽車類商標,華為造車還是不造車?

華為不造車,但會把『問界車廠』們聯合起來

華為獲得『問界』汽車類商標,華為造車還是不造車?

6月6日,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的信息,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成功受讓了21個『問界』商標的轉讓申請。

這些商標的類別包括電子產品及科學儀器、汽車和運載工具等。

這意味著華為有可能在未來的電子產品、汽車和運載工具等領域使用『問界』商標。

在今年4月中國電動車百人會上,餘承東在解釋『huawei問界』宣傳方式時表示,『目前《問界》由賽力斯生產,馬上奇瑞、北汽和江淮也會加入,如果每家車企都采用不同的品牌,我們營銷、服務、零售會很復雜,所以希望采用共同的元素和品牌』

而本次對於獲得第12類『問界』商標一事,華為方面向記者回應稱,『華為不單獨造車,和車企一起造好車』沒有變化。

知情人士透露,在華為的規劃中,問界將成為上述車企合作車型的統一命名方式。

他同時認為,無論華為怎麼使用問界商標,『華為只要想在汽車行業裡面長期發展,只要它背負著夢想、認真對待,一定要有自己的汽車類商標』

而針對本次表態,其實從戰略格局上來看已經成型。

華為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把量跑起來,讓整個產業跑到正循環裡。

最初最理想的方式是能夠量產使用華為解決方案的汽車,但這條路目前來看走不通。

就像當初上汽說的和華為合作沒有靈魂,這話不好聽,但卻是現實。

所以目前華為隻能選擇一把抓的智選模式,而在這個過程中,華為選擇的符號是『問界』。

當符號確定後,未來無論哪家車廠出的車,本質都是一樣的,由華為提供核心技術,華為提供質量把控,華為提供銷售,華為提供營銷。

本質上,對於現在的華為來說,這個東西沒得選,華為想要實現高端技術的落地,就必須有高端的終端品牌支撐,而願意和華為合作的品牌,本身又沒有足夠的品牌打造能力,那華為必然也要把這塊的任務接過來。

而在未來,當問界汽車的質量、認可度不斷提升後,華為或許能帶著一系列車企完成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