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餘承東之前一直是希望華為能夠親自造車的,甚至之前將問界都改成了華為問界,意思很明顯的。
不過後來,任正非重申華為不造車,並且不準將華為用於汽車品牌上,比如華為問界是不允許用的……
後來餘承東老實了,前段時間他說,華為不造車的意思是不單獨造車,而是和車企聯合造車。
其實很多人不理解,覺得為何華為要一再重申自己不造車呢?如果你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估計你就會覺得任正非太有遠見了。
對華為來說,單獨造車肯定是不合適的,這需要龐大的資金,非常長的周期,同時還需要承擔非常大的風險。
餘承東不是說了麼,2030年中國車企市場,主要玩家不超過5家,華為有信心成為其中一家麼?我覺得有點懸,因為自己造車這事,我認為並是華為的特長。
這也是為何,華為一開始就將自己定義為零部件供應商,和車企合作造好車的原因。
但是,雖然華為是想與車企合作造好車,可是國內很多車企卻對華為有防備。
我們看到目前在汽車行業,像博世,愛信、高通等差不多與全球的汽車廠商都有合作。
這些車企卻從不防備博世、愛信、高通等車企。
這又是什麼原因呢?一方面博世、愛信、高通等的隻提供零部件,至於車企怎麼用,用在哪裡他們可不管。
華為不同,它不僅僅提供零部件,華為與車企合作要提供零部件技術,還會參與汽車的設計和制造等等環節。
曾經有媒體報道稱,華為差不多是在教車企造車。
所以很多車企不太願意與華為合作的,去年上汽的『靈魂論』已經很能夠說明問題了。
因為很多車企擔心華為與他們合作之後,一方面他們的靈魂被華為掌握,另外一方面擔心華為把他們的技術全部學走之後會自己造車,導致華為既是裁判又是運動員。
所以這些車企對華為是有防備的,不像博世、愛信、高通這些廠商一樣,不用防備,因為博世、愛信、高通等不會造車,也不會想著去掌握他們的靈魂,隻安靜的當一個供應商。
所以如何打消這些車企的顧慮,讓他們放心的與華為合作呢?自然華為就應該站出來說,我不造車。
並且是任正非這個層面站出來,從不斷的重申,華為不造車。
雖然如此,鑒於華為與車企的合作模式不一樣,所以很多車企也是不太可能會與華為有合作的,但相對而言,任正非不斷的重申華為不造車,肯定能打消很多車企的顧慮,最終能促進華為與車企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