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人發現,北京永安世達科貿有限公司已經將問界商標已經轉讓給了華為!商標類別為9和12類。
9類為手機、計算機、軟件、導航電池、電池充電器和集成電路等這些。
12類是汽車、飛機和船舶等運載工具。
這意味著問界汽車以後的歸屬權是華為,不再是賽力斯了。
很多人表示,這或代表著華為要親自下場造車了,任正非沒能制住餘承東。
因為今年3月份的時候,任正非再次簽發《關於華為不造車的決議》,強調『 華為不造車 』, 不允許在整車宣傳和外觀上出現『華為』或『HUAWEI』標識,文件期限為五年 。
如今問界都是華為的了,問界汽車,就是華為汽車了,那之前的5年承諾不造車,不就是一個笑話了麼?
對於這種理解,我隻能說你太膚淺了。
商標歸屬華為並不代表華為就一定要造車,這是兩碼事。
餘承東之前就說過,以後華為與合作夥伴造的車都將歸於問界這個品牌下面。
所以,華為要將問界這個品牌收歸自己所有,便於華為接下來統一管理所有與合作夥伴造的車。
其實代表著與華為合作的車企,接下來可能要發佈新的車了,必須要用到問界這個品牌,所以華為出手將問界這個商標收了回來。
華為的角度而言,華為是不可能親自下場造車的。
造車門檻很高,學的資金也很多,且周期非常長。
並且從華為企業的定位來看,它也不是一家造車企業。
華為擅長的還是以通信技術、ICT為基礎,再進行外延,拓展到其他的領域和行業。
華為造車也隻是將自己的通信技術,IT技術、軟件技術等應用於汽車之上。
華為最終還是與合作夥伴一起造車,而不是自己造車。
一旦華為自己下場造車,那麼其他合作夥伴都很難與華為合作,因為華為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誰會與這樣的企業合作呢?
而這也是任正非一再強調華為不造車的原因,就是為了打消車企的顧慮。
告訴這些車企華為不造車,你們放心的與華為合作就行。
將問界商標收歸自己所有,正如前面所言,其實就是為了統一管理接下來合作的車輛,所有的華為智選模式下造的汽車都會歸為問界系列品牌之下,這才是背後真正的大信號。
以後不隻有問界M5,M7,M9,可能還會更多的問界系列汽車,問界汽車也不再是賽力斯獨享,是其它車企與賽力斯分享問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