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幾十年裡,華為積累了大量的專利技術,涵蓋了無線通信、芯片設計、雲計算、人工智能等領域。
根據華為官方數據,截至2022年底,華為在全球共持有12萬件有效專利授權,其中6500餘項為必要專利,占全球14%。
然而,這些專利技術並沒有給華為帶來豐厚的回報。
相反,華為一直以開放和包容的態度,允許其他企業免費或低價使用其專利技術,以促進行業的發展和創新。
任正非曾表示,華為這些年太忙還沒空去收專利費,等閑下來就收點。
但是,在美國對華為發起的貿易戰中,華為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和壓力,其產品銷售受到了限制,利潤下降。
因此,華為不得不調整其專利運營策略,開始向使用其專利技術的企業收取合理的費用。
據媒體報道,華為正在向大約30家日本中小企業收取專利技術使用費,這些企業主要涉及無線通信模塊相關的通信領域。
這些企業長期使用了華為的專利技術,但從未支付過一分錢。
華為希望敦促這些企業支付合理的費用,反映出華為公司專利運營越來越規范。
此外,華為還在東南亞等地區向其他企業收取類似的專利費。
按照華為方面制定的收費標準,支付專利費用模式每臺設備上限為2.5元人民幣《約合50日元》,或者支付每臺設備價格的0.1%。
相比高通、諾基亞、愛立信等歐美企業,華為專利收費標準低於行業平均水平,完全貫徹了任正非『合理收費』的理念。
有消息指出,此次與華為談判的都是中小企業,最小的公司隻有幾名員工,最大的企業也才100多名員工。
如果放在前幾年,華為很可能對這些企業使用專利『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這些是中小微企業,專利營收極為有限,進行談判收取費用可能還會造成更多浪費。
但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由於華為生產手機及終端業務尚未全面恢復,因此不能放過任何專利相關收入,況且這些錢本應該屬於華為。
未來,更多的公司《不僅僅在日本》可能面臨華為的專利付費要求。
由於專利使用費不受貿易限制,這可能會成為華為的一個穩定收入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