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向30家日本企業收專利費,為何引關注!。

近日,華為向大約30家日本企業收取專利技術使用費的事兒引來關注。

這些日本公司主要是中小企業。

它們是使用無線通信模塊的制造商,從隻有幾名員工的小公司到擁有 100 多名員工的創業公司,均收到了華為的付費要求。

一般來講,在科技界,大型制造商直接與規模較小的客戶就專利費進行談判是不尋常的。

因為即使談成了,收入也比較少,有這個功夫還不如多賣自己的產品。

華為首席法務官宋柳平就表示,華為主要收入來源是產品和服務,知識產權並不是一個重要的收入來源。

不過,這並不是說華為就不重視專利費。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接受采訪的時候曾說過,世界上很多公司每年給華為付很多專利費,因為有保密協議,我們不能公開,也有很多企業華為沒有去要錢,是因為我們之前太忙了,閑下來的時間去收一下,但是不一定像高通這麼多。

近幾年受美方制裁影響,華為的業務面臨挫折,把專利費變成華為一項穩定收入,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華為已經在日本建立了一個知識產權戰略中心,目的就是監督其在亞太地區的知識產權業務,包括新加坡、韓國、印度和澳大利亞等。

大家都知道,我們正在進入一個萬物互聯的世界,設備互聯是現代社會最大的趨勢。

華為在電子通信方面的深厚積累,擁有業內領先的大量必要專利,是萬物互聯繞不過去的門檻。

未來,將有更多的公司需要向華為支付專利費。

【常年霸榜發明專利榜單】

大家都知道,華為專利多,但到底是個什麼水平,還得比較才夠直觀。

全球范圍內,2017-2022 年國際專利申請人排名,華為連續六年蟬聯第一。

其中,2022 年華為 PCT 專利申請數高達 7689 件,是第二名的 1.8 倍。

在國內,華為也已經連續5年專利申請量排名第一。

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發佈《2022 年度報告》,國內發明專利授權量居前十位的企業中,華為以 5805 件排名第一,第二名的騰訊為 4076 件。

華為向30家日本企業收專利費,為何引關注!。

在發達的歐洲,2022年向歐洲專利局申請專利的前10名企業中,華為也是排名第一,遙遙領先。

截至2022年底,華為的研發員工約11.4萬名,占總員工數量的55.4%;在全球持有有效授權專利超過12萬件。

這其中,90%以上為發明專利。

按照專利申請領域劃分,華為的專利主要與電子通信相關,在2018年至2022年期間提交了56637份相關申請,占其申請總數的54%以上。

能取得如此傲人的專利成績,背後是超常規的付出。

華為一直堅持把每年10%以上的收入投入研發。

即使在受美方制裁陷入困境的這幾年,不但沒有減少投入,相反還加倍。

比如,2021 年,華為投入研發費用1427 億元,占銷售收入的 22.4%。

2022年達到了1615億元,占全年收入的25.1%。

累計下來,華為近十年投入的研發費用已經超過9773億人民幣,接近1萬億元。

【華為一年能收多少專利費】

根據華為在『2022創新和知識產權論壇』上披露的數據,過去5年,已有超過20億臺智能手機獲得了華為4G/5G專利許可。

在汽車領域,目前每年約有800萬輛獲得了華為4G/5G專利許可的智能汽車交付給消費者。

在視頻領域,目前已有260家廠商、10億臺終端產品通過專利池獲得了華為的HEVC專利許可。

華為的專利收費遵循兩個原則,一個是根據研發投入,收回成本;另一個是考慮企業承受能力,定價合理。

這次面向日本企業的收費標準,華為提出的支付模式是支付每臺設備 50 日元 (約合2.5元人民幣) 或以下的固定費用,或者按照設備價格的 0.1% 或以下比例收取。

東京大學訪問研究員二又俊文表示:『這一收費水平與國際標準相當』

2021年華為曾公佈5G標準必要專利《SEP》的費率,單臺手機的專利許可費上限為2.5美元,並提供適用於手機售價的合理百分比費率。

這個標準遠低於高通。

根據媒體報道,華為美國首席知識產權顧問史蒂文 · 蓋斯勒曾表示,截至 2021 年的三年中,華為從全球專利許可中獲得約 12 億美元的收入,即每年約4億美元。

多年持續的高強度研發投入與產出,使得華為在標準必要專利領域占有很大份額,這些專利對於使用 4G、5G、Wi-Fi 等無線通信標準至關重要。

可以說,使用華為專利技術的無線通信模塊對於萬物智聯是不可或缺的,正在普及的自動駕駛、自動化工廠、智慧港口、智慧城市、智慧物流等領域都避免不了。

如果華為提出要求,專利費將是一項穩定而長久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