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華為再次出手。

「一流企業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做產品」,這是被科技行業廣為傳頌的一句話。

意思很明確,要想成為一流企業,就必須成為標準的制定者,這樣才能引領行業發展。

而在科技行業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即我們常說的「專利」,則是企業的命門所在。

尤其是在國際市場上,一個企業要想具有國際競爭力,手上要沒有點專利,難免會被人「卡脖子」。

全球第一,華為再次出手。

像高通芯片之所以強,就是因為其處於食物鏈頂端,是標準的制定者。

但大家別忘了,作為國內科技企業的龍頭之一,華為近幾年在專利上面的突破有目共睹。

這不,最近華為就揮起了自己的「專利大棒」,開始拿日本企業「開刀」了。

近日據媒體報道,華為正向大約 30 家日本電信相關的中小型公司談判,準備收取專利費。

不止如此,華為還準備將東南亞也「收入囊中」。

屆時,如果這些日本公司無法和華為達成一致,可能會面臨關門大吉的風險。

根據介紹,華為這波收取專利費的對象,主要是使用無線通信模塊的日本制造商。

因為這些公司,使用到了華為在 WiFi 6、4G、5G 上的標準必要專利,這些專利對通信業務至關重要。

至於專利費用,華為給日企提出的其中一個方案,是每臺設備收取 50 日元《約合人民幣 2.5 元》或以下的固定費用。

另一種方案,是按設備總價 0.1% 以下收費。

對比之下,華為這套收費標準,算是「業界良心」了。

要知道,高通一直都是以整機設備售價的 5% 進行收費,就連財大氣粗的蘋果也曾經表示過抗議。

再像諾基亞,根據其對外公佈的 5G 專利收費標準來看,每臺使用其專利的 5G 手機,需要向諾基亞支付 3 歐元《約 22.95 元》的專利費。

類似的高收費模式,讓很多廠商都不堪重負。

而一直以來,華為雖然手握大量專利,卻並沒有在專利費上太過較真,甚至有點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也就是前兩年,華為在受到制裁後的低谷期,才想到收取專利費回一回血。

彼時任正非表示。

「我們太忙了,發展太快了,沒時間收取專利費,當我們不忙的時候,閑下來的時候,即使要專利費,也不會像高通一樣要那麼多」。

而現在,華為終於出手了。

話說回來,既然能走出國門、向外國企業收取專利費,華為自然是有底氣在身上的。

因為華為在專利方面的成績,不僅是全國第一,更是全球第一!

6 月 10 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佈了《2022 年度報告》,公佈了國內發明專利授權量前十的企業。

其中,每年在研發方面投入數千億的華為,拿下了全國第一的寶座。

而從中國信通院發佈的《報告》來看,在 5G 標準必要專利方面,華為也是世界第一。

報告表明,華為的 5G 標準必要專利數超過了 8000 個,份額為 14.59%,位列全球第一。

連高通、三星等這樣的科技巨頭,也排在了華為後面,不得不承認華為是有點東西的。

現在其他企業想要搞通訊,基本繞不開華為的專利了。

也許是華為實力太強,前兩天果同學和大家介紹過,最近一直跟在美股屁股後面的歐盟,態度也迎來了 180° 大轉彎。

歐盟表示,將資助華為 389 萬歐元《約合人民幣 3023 萬元》,用於對 6G 技術的研發。

總而言之,「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是永恒不變的真理。

華為的一系列遭遇,也從一定程度上證明了,堅持走技術自研、走長期主義路線是正確的。

希望華為能夠挺過寒冬,王者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