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華為不如成為華為賦能受益者。

新能源車企為何專註華為?似乎是一個困惑大家已久的問題。

在近日理想汽車老總李想的一篇微博中,多次提到學習華為,將這個大家都關心的問題推出水面。

6月16日,在2023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暨全球智能網聯汽車商業化創新大會上,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餘承東說出了車企做好苦戰的實話。

『走向智能電動車時代,投資規模拉大之後,成為巨頭才能支撐未來持續的發展,最終隻會剩下少數主力玩家』看來,智能汽車是想通過學習華為、借鑒科技巨頭,跳出內卷走下去。

隻是,華為並不好學。

要知道,此前華為就一直表態,不做車企的對手,其初心在於幫助車企成為大象。

隨著問界M5《參數丨圖片》智駕版正式開啟交付,華為的能力水平、打法逐漸清晰起來——問界M5智駕版的HUAWEI ADS 2.0高階智能駕駛系統和鴻蒙智能座艙3.0,是最直接的體現。

『智能』二字定勝負

也就是說智能汽車現在這麼卷,卷的主要是智能化。

華為做車的方法很聚焦,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中。

學習華為不如成為華為賦能受益者。

智能座艙的短期作用就在於便利用戶,讓車真正成為可個性化適配的移動空間。

智能駕駛解放用戶雙手,隨著高速、城市道路智能輔助駕駛功能全面開放,減輕用戶駕駛疲勞感就解決了痛點,高質量的智能駕駛系統被不少用戶評為『用了就回不去』。

粵港澳大灣區車展第一天,華為宣佈問界M5智駕版正式開啟交付,智駕版率先搭載了HUAWEI ADS 2.0高階智能駕駛系統和鴻蒙智能座艙3.0,打造了智能駕駛、智能座艙『雙智天花板』。

針對智能座艙,鴻蒙智能座艙3.0 升級後,增加了『超級桌面』、『PC雙屏協同』、『智慧尋車』、『HUD高度自適應調節』等功能,加深了車機與手機系統的進一步融合,支持華為多個終端互聯,實現導航、音樂等服務在手機和車機之間的自然接續,讓功能操作變得更簡單、更方便。

針對智能駕駛,ADS 2.0相比於ADS 1.0在功能體驗、覆蓋范圍、技術能力方面均有大幅提升。

前者確保用戶安全防線,後者主要針對L1-L2,可以減輕駕駛強度,緩解駕駛員疲勞。

重視用戶體驗 打造標桿產品

技術落地產品,需要長期的打磨,唯此離標桿車型的距離才越接近。

在智能汽車發展初期,車企避免不了需要打造標桿車型。

這樣更有助於在消費者腦海中劃分『楚河漢界』,界限的一邊是傳統汽車、另一邊是智能汽車。

標桿車型,就是車企最鮮明的一面旗幟。

問界M5智駕版身上同樣具備標桿性,尤其在智能化和舒適性上表現突出。

數據顯示,僅用15個月,AITO問界第10萬臺量產車正式下線,成為最快達成這一裡程碑的新能源品牌。

M5智駕版之所以能成為標桿,與用戶體驗密不可分。

一位網友在公開平臺總結了自己試駕M5的感受,認為華為智駕體驗比用過的蔚來、特斯拉和坦克都要好,無論是變道還是禮讓車輛、行人都比較絲滑。

一些消費者表示,對問界M5智駕版的感受就是,論智能駕駛隻有華為和其他,甚至真實地感受到了智能駕駛的時代提前來了。

在餘承東看來KPI不是考核團隊的核心指標。

『我更關注NPS用戶的滿意度、凈推薦值』

近一年來,行泊一體、去高精地圖都逐漸成為主流,這背後除了降本增效外,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車企開始重視用戶智駕體驗。

華為下場賦能車企,起初有許多人對這樣的『跨界』並不看好。

認為餘承東講話風格大膽。

但隨著問界系列汽車進入市場驗證,越來越多人銳評餘承東『把吹過的牛都實現了』。

華為難學,但華為可以成為車企的賦能者

學華為是不好學的。

這種難學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華為軟性內容很難直接遷移到中小企業身上,另一方面是華為積累了成熟技術和大量資本投入於智能汽車領域,其他企業也難有資源復制。

華為難學,但華為可以成為車企的賦能者。

目前華為提供零部件、HI模式和智選模式與合作夥伴一起賦能合作夥伴。

這三個模式中華為智選模式賦能程度最深,從產品研發、技術賦能、營銷服務等端到端進行全面賦能,與合作夥伴一起打造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構築高端產品。

尤其是在智選車模式下,華為能提供2C體驗設計,領先的智能化技術、安全質量標準,車企可以發揮整車工程能力、4.0智慧工廠、供應鏈管理,實現對智能汽車的共同開發、聯合打造。

從這一層面上,學華為很難學,但與華為攜手,一起學智能汽車更簡單。

在微博中,李想多次提到華為和問界。

學習華為,警惕問界,是理想汽車掌門人面對當下競爭激烈的新能源市場給出的心得。

但是卻忘記了華為的本質——即科技時代的賦能者。

高舉華為,不如攜手華為,才能實現融合和共贏。

依靠華為在產品生態、全價值鏈路上長久積淀的經驗,和其在智能科技領域無出其右的實力,賦能智能汽車,才是當下新能源汽車的最好出路。

來源:汽車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