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前後對於PC DIY玩家而言,無疑可以稱得上是一段『幸福時光』。
那個時候,Intel與AMD之間的競爭已經日趨白熱化,在兩家技術、性能差距越來越小的情況下,雙方都在鉚足了勁地快速更新主頻越來越高、性能越來越強的新款旗艦CPU。
同時為了吸引更多的消費者,CPU廠商也都『不約而同』地推出了定價在100美元以下的入門級產品線。
它們的規格盡管與旗艦相去甚遠,但也確實大幅降低了PC的價格門檻,在客觀上促進了家用PC的普及。
盡管後來大家都知道,PC市場的市場競爭逐漸開始變得不那麼劇烈了,但這種極低價位段的『入門級產品線』卻被各廠商保留了下來,並似乎在定價方面儼然形成了『約定俗成』的規矩。
舉例而言,2000年的Intel賽揚和AMD毒龍《Duron》官方建議售價都在100美元以下,而當時間來到2022年時,最新款的Intel奔騰金牌/賽揚桌面處理器的零售價格,依然維持在50-90美元的范疇。
考慮到通貨膨脹等因素,甚至可以認為入門級CPU的價格在過去的20多年時間裡,還出現了進一步下降的趨勢。
當然,『入門級』產品的興起並非隻出現在PC領域。
在智能手機市場同樣也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以早期紅米、榮耀、魅藍等品牌為代表,定價千元以下、且性能在當時來說還不錯的機型,一度成為『爆款』。
甚至毫不誇張地說,我們如今能夠體驗到相對先進、完善的移動互聯網,都得要感謝當年這些『百元機』在移動端生態普及方面所做出的重大貢獻。
然而這樣的入門級產品,將來很可能不會再有了
2022年秋季,Intel方面突然宣佈了一條新消息,稱其將會從2023年開始在筆記本CPU產品線中取消『奔騰/賽揚』品牌,並將低端型號改用新的『Intel Processor』《Intel處理器》作為產品標識。
而這一舉動,也被很多人解讀為『奔騰/賽揚』時代即將徹底迎來終結。
不僅如此,根據此後曝光的相關信息顯示,新的『Intel處理器』實際上不僅僅會取代奔騰和賽揚,甚至還包括了一部分低配的酷睿i3產品線。
而這些新的處理器將會被命名為Intel N100~N300系列,並在配置上迎來較大幅度的提升。
具體來說,新產品線中哪怕是最『入門』的N100系列,也將會有四核起步的配置。
而N300系列更是普遍配備八核,有望在性能上遠超現在的酷睿i3家族。
與此同時,在智能手機市場,『百元機』的衰落更是早已成為共識。
別的不說,光是看看目前市場上那些500-800元的機型就會發現,它們簡直就像是被『遺忘』了一樣,不僅依然停留在4G時代,甚至普遍還在用著性能孱弱的四核處理器、觀感糟糕的720P屏幕,以及連『掃碼』可能都做不好的、隻有針尖般大小的單攝配置。
2022年發佈、曾一度引發話題的某『百元旗艦』
是的,CPU廠商產品線的變更、配置的提升,意味著『入門級』PC可能會迎來一輪性能與價格的上漲,而智能手機這邊,技術和配置久不更新的『百元機』,則代表了一部分廉價產品如今『自暴自棄』的市場策略。
換句話說,就是無論在PC、還是智能手機領域,那些曾經為人津津樂道的、廉價的入門級產品,很可能將會迎來各自命運的終結。
為什麼會這樣?成本方面的壓力不容忽視
為什麼入門級手機和電腦會逐步消失?其實這裡面倒是沒有什麼『陰謀論』的成分,而是出於一些很現實的原因,那就是半導體制程本身的成本問題。
針對這一點,PC.Watch日前做了一個相對詳實的估算。
根據他們所獲得的數據顯示,臺積電上一代的5nm制程單晶圓制造成本大概在13000美元上下,而Intel那邊與其對應的Intel 7制程,則是大約2萬美元/晶圓。
在這樣的成本壓力下,一個160平方毫米的小規模CPU《相當於這一代賽揚G6900的水準》,單純的晶圓制造成本就高達68.7美元。
再算上後面的封裝、測試、流通等環節,相當於純粹的成本就已經超過了100美元,甚至可能已經接近130美元。
但是大家要知道的是,賽揚G6900的官方零售價格卻隻有42美元。
換句話來說,生產和出售這種采用新制程、新架構的廉價入門級處理器,對於廠商來說如今其實已經是一門『賠本賺吆喝』的生意了。
當然,Intel現在或許還能『虧得起』,所以PC處理器的入門級產品至少目前還存在,甚至還在使用著與同期旗艦相同的制程與架構。
但對於賣一顆芯片就必須賺一份錢的其他廠商來說,顯然是不願意這樣去虧損的。
所以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百元級智能手機SoC,到了2022年還在使用古老的12nm制程、還在用全小核的CPU設計、還隻有Cortex-A53的古董架構……
不僅如此,配套的外圍功能也成為了尷尬因素
除了CPU的制造成本飛漲,導致入門級型號不得不『放慢腳步』來節約成本外,對於任何一款消費電子產品來說,芯片之外的『配套功能』同樣也是個很尷尬的因素。
舉例而言,如果強行將一顆入門級的老款5G SoC《比如天璣700》,搭配當前最便宜的屏幕、用最差的攝像頭、裝上一塊小容量的慢充電池,再配上一個毫無質感可言的塑料外殼,能不能硬『湊』出一臺價格控制在800元以內的入門級5G機型呢?
其實大概率是可以的,但問題就在於,這樣的設備是否可能真的有銷路呢?恐怕很難。
且不說過於糟糕的外圍配置,會讓這樣的『5G入門機』在日常使用中體驗極為糟糕,甚至可能還不如用老款的4G SoC搭配一些相對強一點點的屏幕、攝像頭,再上個大容量電池效果來得好。
事實上,光是『支持5G卻完全體現不出5G的優勢』這一點,就足夠各大運營商『封殺』這樣的設備,不為其提供補貼了。
如此一來,進一步的成本壓力,自然也就可想而知。
那麼對於未來的消費電子市場來說,『入門級』設備後續又將何去何從呢?其實從目前已有的一些產品已經不難看出,『漲價』很有可能會是整個行業破局的唯一方式。
通過適當的提價,廠商才能得以兼顧生產成本、工藝難度,以及更為均衡的使用體驗。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不難想象各大廠商應該都會采用『小幅提價的同時,大幅增加性價比』這一策略。
畢竟只要能夠覆蓋新工藝、新技術的成本,讓自己不至於虧錢賣貨,多給點配置什麼的,廠商們大都還是很願意的。
而只要新品能夠『說服』目標消費者接受和習慣新的『入門級』價位段,廠商的目的自然也就算是達到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