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行業周報:11月國內手機出貨同比降34.1%,工業及汽車半導體需求強勁。

關注工業產業鏈的國產化及景氣上行的面板、被動件。

過去一周上證上漲2.21%,電子上漲2.16%,子行業中光學光電子上漲4.93%。

如我們在此前策略報告中所闡述,伴隨著全球貿易摩擦、科技產業競爭的加劇以及國內制造業成本的上升、工程師紅利的釋放,『智能制造的全球化』和『工業產業鏈的國產化』趨勢正同步發生,消費電子產業鏈中具備全球化運營、生產能力的平臺企業強者恒強;與此同時,能夠有效支撐國內工業、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鏈崛起的『電子底座』則有望加速實現國產替代。

在國內疫情影響趨弱、消費復蘇、經濟增長提速的背景下,『春季躁動』行情中建議關注契合上述趨勢的代表企業以及受益景氣復蘇的被動件、面板產業鏈,推薦江海股份、東微半導、芯碁微裝、聖邦股份、晶晨股份、鼎龍股份、京東方A、潔美科技、順絡電子、傳音控股等。

2023年全球折疊機出貨量將延續高增長,三星、LG在CES展示折疊新技術。

在國際消費電子展覽會《CES 2023》中,三星展示了融合折疊技術與滑蓋技術的OLED面板,該面板折疊時尺寸為8英寸,展開後可達10英寸,屏幕滑出時可擴展至12.4英寸;LG則發佈了可360度折疊的OLED面板,該面板尺寸為8英寸,可折疊次數達20萬次。

折疊屏作為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甚至筆記本電腦的集合體,將進一步拓展大屏顯示應用場景,刺激用戶換機需求。

Counterpoint預計全球折疊屏手機出貨量將從2022年的1490萬部增長52%至2023年的2270萬部;我們繼續推薦福蓉科技、精研科技、長信科技、京東方A等折疊屏產業鏈相關標的。

11月國內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34.1%。

根據中國信通院,11月國內手機出貨量2323.8萬部,同比下降34.1%,需求依然承壓;1-11月國內手機出貨量2.44億部,同比下降23.2%。

根據CINNO,11月國內手機銷量同比下降21.7%至2047萬部,其中蘋果、榮耀、小米、OPPO、vivo銷量分別同比下降29.4%、11.6%、27.3%、26.6%、36.2%。

雖然手機需求仍較疲軟,但隨著終端庫存壓力緩解,23年全球手機出貨量有望實現恢復性增長,推薦聞泰科技、傳音控股、順絡電子、卓勝微、艾為電子等。

三星4Q22營業利潤環比減少60%,2023年將提高半導體產能以待行業復蘇。

三星電子預計4Q22收入為70萬億韓元《YoY -9%,QoQ -9%》,營業利潤為4.3萬億韓元《YoY -69%,QoQ -60%》,其中存儲業務需求和價格均大幅下降。

目前半導體景氣度仍在下行,美光計劃將FY 23的資本開支從FY 22的120億美元下調至70-75億美元並減少晶圓產出,但三星計劃23年將平澤P3廠的DRAM和晶圓代工產能提高約10%,以待行業需求的復蘇。

我們認為,半導體需求從長期來看仍將維持向上的趨勢,在基本面逐步觸底的過程中,建議關注設計企業聖邦股份、傑華特、晶晨股份、芯朋微、峰岹科技、東微半導等。

2023年半導體供需結構分化,關注汽車和工業半導體需求持續景氣。

1月4日,日經新聞公佈產業調查結果:盡管半導體供應量的抑制和庫存消化逐步取得進展,但智能手機和個人電腦用半導體預計分別要到2023年10-12月和7-9月恢復供需平衡;數據中心的半導體需求因中美IT巨頭受經濟衰退影響,預計在1-3月傾向於供給過剩;汽車和工業的半導體仍然供不應求,尤其汽車半導體中功率和電源管理模擬半導體均有望2023年內維持供應短缺。

繼續推薦工業和汽車半導體標的聖邦股份、東微半導、斯達半導、峰岹科技、聞泰科技等,及具有復蘇預期的晶晨股份、芯朋微等。

新能源汽車環比增長,關注相關車企帶來的半導體增量機會。

12月中國新能源車大部分實現銷量環比改善:比亞迪23.5萬《MoM+2%,YoY+137.3%》保持連續增長;造車新勢力除哪吒外均保持環比增長:埃安3.0萬輛《MoM+4%,YoY+107%》環比回正,理想2.1萬輛《MoM+41%,YoY+51%》,蔚來1.6萬輛《MoM+12%,YoY+51%》,極氪 1.1萬輛《MoM+9%,YoY+199%》,AITO 1.0萬輛《MoM+23%,YoY+2782%》。

隨新能源汽車銷量分化,建議關注比亞迪、埃安等代表企業帶來的汽車半導體產業鏈機會,推薦相關功率器件廠商時代電氣、斯達半導、東微半導以及未來有較大產能釋放的士蘭微等。

重點投資組合

消費電子:東山精密、聞泰科技、環旭電子、福蓉科技、福立旺、康冠科技、精研科技、鵬鼎控股、歌爾股份、滬電股份、世華科技、博敏電子、永新光學、創維數字、易德龍、傳音控股、視源股份、京東方A、海康威視、三利譜、光弘科技、藍特光學、長信科技

半導體:聖邦股份、晶晨股份、峰岹科技、華虹半導體、納思達、傑華特、東微半導、揚傑科技、宏微科技、士蘭微、時代電氣、中芯國際、力芯微、斯達半導、韋爾股份、芯朋微、北京君正、瀾起科技、艾為電子、思瑞浦、卓勝微、兆易創新、通富微電、納芯微、賽微電子

設備及材料:芯碁微裝、北方華創、鼎龍股份、路維光電、富創精密、廣立微、萬業企業、立昂微、安集科技、中微公司、滬矽產業-U、中晶科技

被動件:江海股份、潔美科技、順絡電子、三環集團、風華高科、泰晶科技

風險提示:疫情反復影響下遊需求;產業發展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

來源:券商研報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