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智能手機行業的這些變化,將值得關注。

日前,我們三易生活已經為大家總結了2022年智能手機市場的整體情況,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低端市場萎縮,旗艦叫好又叫座』。

當然,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復雜,我們在此前也已按照不同的細分市場進行了闡述。

但好在隨著2022年下半年越來越多利好因素開始出現,整個智能手機行業的創新熱度有了明顯的回升。

在這樣的背景下,首先我們可以大膽預言,2023年的智能手機市場對於絕大多數主流機型來說,勢必都會迎來配置上的顯著提升。

無論中端、還是旗艦產品,『性價比』或者說技術創新方面的誠意,也都有望得到大幅的改善。

而具體到細節配置上,根據目前已知的一些信息,我們三易生活認為可以集中關注下面的這幾個方面。

首先,是2K屏在中端機型將迎來普及

日前,我們三易生活剛剛為大家帶來一加11的詳細評測內容。

作為一加品牌近年來最受關注《同時也可能是口碑最好》的旗艦機型,一加11除了更精致的外觀、更強的影像系統外,一個很大的特征就是在遊戲體驗上下了不少工夫。

其中,依靠獨立顯示芯片實現的遊戲『畫面超分』功能,更是首次在智能手機上實現了諸多主流手遊的2K分辨率『點對點』顯示效果。

雖然這僅僅隻是單一品牌、單一型號的一個功能創新,但卻意味著對於智能手機的『2K屏』來說,它們的實用價值首次擴展到了遊戲領域,從而真正實現了更高分辨率在日常APP(界面渲染》、高品質視頻播放、遊戲《高清化顯示》三個最主要場景的覆蓋。

這也就意味著,自Redmi K50系列在2021年首次將『2K屏』引入中高端市場,拉高了2K屏在智能手機市場的『市占率』後,如今遊戲開發者又有了更多的理由去針對2K屏去做適配、優化。

而且大家如果有關注過前段時間Redmi K60系列新機的發佈會就會發現,如今國產屏廠的2K屏其實也已經能夠做到很不錯的品質,這顯然將有助於降低2K屏普及的門檻。

在這場發佈會上,盧偉冰曾經有過一個很有意思的表述,『其他廠商要想追上《K60系列的屏幕水準》,得花一年時間』。

所以這是否意味著,他們已經知道其他廠商也開始發力中端機的定制2K屏了呢?

旗艦機型的屏幕,亮度與能效或是重點

既然中高端機型都開始用上『2K屏』了,那麼對於2023年的頂級旗艦來說,是不是意味著它們必須要追求更高分辨率的屏幕,才能再次拉開這一方面的差距呢?

顯然並不見得,因為對於智能手機的屏幕尺寸來說,2K《通常來說就是3200*1440》級別的分辨率已經足夠細膩,繼續提高並不會帶來明顯『分辨率』上的觀感提升。

相比之下,拉高峰值亮度、同時研發更極致的自適應刷新率技術,可能才會是2023年頂級旗艦機型的屏幕發展方向。

為什麼我們會這麼說呢?首先大家要知道一個常識,那就是我們之所以會覺得屏幕裡的影像『不夠真實』,一個很大的因素就是因為現在主流設備所能呈現的亮度范圍相比自然界的光線來說,實在還是差得太遠。

即便是1000多nit的頂級手機、電腦或電視屏幕,亮度比起被太陽直射的自然景觀,起碼都還有著幾十上百倍的差距。

夏普IGZO OLED是業內首款能夠達到2000nit的手機面板方案

正因如此,更高的峰值亮度不僅是顯示行業的技術追求,更是實現『真實顯像』的必經之路。

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年來行業裡的頂級屏廠普遍每次更新屏幕方案,首先都會宣傳『亮度更高』的原因。

而且縱觀如今的手機行業就會發現,雖然很多中高端機型如今普遍都用上了高水準的屏幕基材、用上了2K分辨率,但它們的屏幕峰值亮度目前大多還停留在1300nit、或更低的水準,距離頂級旗艦《1500-1750nit》有著至少一兩代的技術差距。

而對於極少數的頂級旗艦,比如iPhone 14Pro Max、夏普R7來說,它們甚至已經用上了下一代的2000nit高亮屏,在對比度和顯示的『真實性』上,與中高端產品再次拉開了差距。

三星在CES 2023上展出的UDR 2000nit面板

不僅如此,與單純具備『高分高刷』的中高端機型相比,類似LTPO這樣的連續實時可變刷新率技術,如今也依然是頂配旗艦機型獨占。

而它們不隻可以讓日常操作和遊戲畫面不撕裂、更流暢,更重要的是,這種實時可變刷新率技術能夠讓旗艦手機在屏幕明明更好、更亮的基礎上,還比中高端機型更省電。

這樣一來,綜合體驗優勢就變得更大。

ARM v9終將普及,32位生態再見

縱觀整個2022年的智能手機SoC領域不難發現,盡管ARM推出了全新的v9指令集,但無論高通、還是聯發科,普遍都采取了隻在高端市場『上新』的策略。

而在中端乃至入門級市場,除了存在感薄弱的驍龍7 Gen1外,整個2022年都沒有再見到第二款采用這一新指令集的移動平臺。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一方面當然與ARM本身的Cortex-A710內核不太成功,能效比表現糟糕脫不開幹系。

但從另一方面來說,也因為『非旗艦手機』的用戶往往換機周期更長,所以廠商需要更多的考慮設備與老APP的兼容性。

眾所周知,采用新指令集的SoC在運行32位應用時,性能和能效表現都較差,所以2022年的『非旗艦機』普遍采用老架構也就不足為奇了。

但對於整個行業來說,大家顯然也都明白,應用生態不可能永遠『維持現狀』。

特別是隨著2022年頭部廠商普遍通過自家應用商店開始強推純64位應用,再加上目前已經基本確認谷歌會在Android 14上徹底封禁《64位硬件》對32位應用的兼容。

因此,2023年毫無疑問會成為整個Android生態『強制轉向純64位生態』的關鍵節點。

既然軟件生態都將強制轉型,對於中低端機型來說,制約它們采用新指令集、新架構的因素,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因此我們完全可以期待,今年各大廠商都會推出基於ARM v9指令集,采用Cortex-A715大核與Cortex-A510《v2》小核的中端,甚至是入門級SoC。

而它們的出現,顯然將有助於對應細分市場迎來一次久違的性能飛躍。

超大底註定普及,但『鴻溝』隻會越來越大

而在智能手機的影像方面,隨著夏普R7、徠卡LeitzPhone 2、小米12S Ultra,以及vivo X90 Pro+這四款新機在2022年下半年的登場,頂級影像旗艦機型集體邁入『1英寸』時代已成定局。

特別是在小米12S Ultra與vivo X90 Pro+身上,更是能夠看到今後頂級影像旗艦機型『全大底』後攝模組的共識。

事實上,這一點對於那些定價不低、但影像配置卻不夠極致的機型來說其實是『不利』的。

因為只要是稍微懂行的消費者,一看到『旗艦機』上還配備著800萬、1300萬像素的『小底』後攝,哪怕它是副攝也立刻會讓人明白廠商『偷懶』了。

與此同時,對於中端、中高端機型來說,頂配影像旗艦的『1英寸主攝』和『全大底設計』同樣也會成為營銷上的不利因素。

這倒不是說中高端機型沒有影像技術的進步,而是因為它們的技術路線如今越來越明顯呈現出與旗艦產品『分道揚鑣』的態勢。

說白了,在成本和定位的雙重制約下,未來的中高端機型已經不可能直接『沿用』老旗艦的主攝《或者副攝》配置了。

因為成本實在太高,所以哪怕是老方案,這類機型可能也用不起。

頂配旗艦的5000萬像素超大底 vs 中高端機型的2億像素中等底

因此我們大概率會看到,諸如索尼IMX800、IMX890、三星HP3、HM6這類像素非常高,但底其實並不大《不超過1/1.3英寸,也就是沒超過2020年旗艦機水平》的『新款CMOS』,在中端、中高端機型上大量出現。

誠然,與過去的IMX766、IMX686、GW1這類方案相比,這些新的超高像素主攝還是會帶來明顯的影像能力提升,但要指望它們能勝過老款頂級旗艦,顯然將不太現實。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