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5日至9日,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數字金融聯合宣傳年、中國電子銀行網主辦的『2022數字金融創新發佈周暨第十八屆宣傳年年度盛典』在線上舉行,《2022中國數字金融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於『創新發佈周』期間發佈,深入剖析銀行數字金融業務發展的新變化。
近年來,加速迭代手機銀行APP,已成為各家銀行加速搶占數字化經營的『兵家必爭之地』。
據相關數據統計,截至2022年9月,中國手機銀行月活用戶規模高達5.42億戶,同比增長12.7%。
不過,手機銀行經過多年發展,也面臨新挑戰。
《報告》指出,受疫情、微信銀行等新興渠道的推廣等影響,個人手機銀行用戶使用頻率有所下降。
多家銀行的手機銀行業務負責人在出席上述『創新發佈周』活動時,就手機銀行轉型迭代的新趨勢和最新實踐發表看法。
零售數字金融各渠道用戶比例持續增長
移動互聯時代,手機銀行已然成為銀行對外提供服務的超級入口和平臺,是連接銀行龐大的用戶體量及交易額、承接銀行數字化服務、推動銀行服務觸達廣大用戶最為重要的平臺。
《報告》指出,隨著銀行數字化轉型提速,金融業務線上化按下快進鍵,2022年調研數據顯示,零售數字金融各渠道用戶比例持續增長。
其中,2022年,個人網上銀行用戶使用比例達66%,同比增長3%;個人手機銀行用戶使用比例達86%,同比增長5%;微信銀行用戶使用比例達55%,同比增長3%;電話銀行用戶使用比例僅為23%,同比上升1%。
常用功能方面,轉賬匯款和賬戶查詢仍是高頻使用功能,其他服務場景也逐漸被接受。
在個人手機銀行用戶中,《報告》的調查結果顯示,轉賬匯款《74.8%》和賬戶查詢《68.1%》是個人手機銀行使用的高頻功能,使用率明顯高於其他功能。
除了金融服務場景外,隨著手機銀行生活類服務場景的滲透率提高,生活繳費也成為占比較高的常用功能。
相比2021年,轉賬匯款、賬戶查詢功能使用占比均有所下降,這與第三方支付平臺對銀行形成明顯的擠占效應、用戶移動支付習慣改變等因素有關。
具體來看,轉賬金額方面,用戶使用個人手機銀行單筆平均轉賬金額更趨於小額化。
通過個人手機銀行進行小額轉賬《3000元及以下》的用戶比例為44.1%,相較2021年,占比提高2.8個百分點。
同時,5001至10000元的占比也下降了3.0個百分點。
可見,個人手機銀行用戶轉賬交易更趨於小額化。
這一特征在新用戶群體表現更明顯,而隨著個人手機銀行使用年限增加,用戶粘性和習慣的養成,用戶的單筆平均轉賬金額逐漸增加。
手機銀行轉型發展進入新階段
目前,多數商業銀行手機銀行的零售產品覆蓋率已接近100%,交易替代率超過90%。
手機銀行已成為商業銀行服務客戶的主渠道,相應的,加速迭代手機銀行APP,便成為各家銀行加速搶占數字化經營的『兵家必爭之地』。
不過,手機銀行經過多年發展,也面臨新挑戰。
《報告》指出,受疫情、微信銀行等新興渠道的推廣等影響,個人手機銀行用戶使用頻率有所下降,43.1%的用戶每周至少使用一次,較2021年下降8.4個百分點。
低頻用戶比例有所提升,但相較網上銀行和微信銀行,手機銀行仍屬於高頻業務辦理渠道。
其中,用戶年限越長,個人手機銀行的使用頻率越高。
農業銀行網絡金融部總規劃師楊宇紅認為,數字化轉型歸根結底是銀行『刀刃向內』的自我革新,是提升銀行對數字經濟的適應能力、生存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
可以概括為三方面:一是以『用數』為核心,持續提升線上經營能力。
『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具有巨大的潛力,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就是用數,目標就是精準營銷、精準風控。
二是依托資源優勢,塑造線上線下協同經營合力。
將線上線下兩個經營陣地形成一體化發展的合力,以線上賦能線下、以線下促進線上。
三是小步快跑推進體制機制的完善。
2018年農行全面實施網絡金融業務體制機制改革,在同業中率先把網絡金融部從原來的渠道管理部門,重新定位為牽頭全行線上展業的平臺部門,網金業務的發展模式從原來一個部門單打獨鬥,變成了全行所有業務部門『共建共營』。
渤海銀行網絡金融部副總經理蔣海燕表示,現在的手機銀行不再是單純的電子渠道,而是各家商業銀行以線上經營能力為支撐的最大自建生態。
但商業銀行的產品普遍存在同質化現象,亟待突破創新瓶頸,手機銀行則是承載產品創新的主體。
《報告》也提出,在產品及服務方面,銀行業零售客戶結構橫跨Z世代到老年一代。
基於成長背景、風險偏好、產品偏好等方面的差異,不同客群對銀行服務的需求大相徑庭。
如何針對不同客群提供定制化、差異化的產品及服務,是銀行需要思考的主要問題。
對於如何持續提升手機銀行的產品服務能力,不斷深化手機銀行的迭代升級,工商銀行網絡金融部副總經理趙磊認為,手機銀行轉型發展已進入新階段,銀行要做好四個方面的促進工作:一是促進客戶拓展的互聯網化,二是促進業務經營的平臺化,三是促進金融服務的場景化,四是促進技術創新的價值化。
具體來說,建議積極擴大手機銀行服務的覆蓋廣度,特別是針對老年人、新市民、學生、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等群體,不斷強化專屬服務能力;將高質量的創新產品優先在手機銀行佈放,將更多的財富類、信貸類產品份額傾斜到手機銀行,將最新技術成果優先在手機銀行應用;應對人民群眾多元化需求,建設以金融場景為核心、非金融場景和區域特色服務場景相疊加的生態體系,不斷強化財富管理與生活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