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月,WWDC22 期間,Apple 在發佈新一年的操作系統的同時,宣佈了一款新的白板筆記工具 —— Freeform 無邊記。
Freeform 是一張靈活的畫佈,可以讓你添加文件、圖像以及更多素材。
用於在 Mac、 iPad 和 iPhone 上與朋友或同事一起完成各種創意工作。
雖然在 6 月就已宣佈,這款全新的應用在 11 月才跟隨 Beta 測試版系統亮相,直到近期的正式版系統在所有平臺正式推送,才算是與所有 Apple 設備用戶正式見面。
即使一開始它其貌不揚,甚至作為一款「創意工具」來講看起來缺少了很多創意元素,但在正式發佈一周之後,不少人都對這個新概念應用表示興奮,甚至被一些人稱為「Apple 今年最重要的軟件更新」。
▍體驗
進入正題。
在你打開無邊記後,你能第一時間找到在其他 Apple 第一方應用上的那種「簡潔感」:在 iOS 版本中的開啟首頁隻有四個菜單選項,使用無邊記所需要做的,也隻是創建一個新白板而已。
在使用功能性上,其實無邊記第一眼看起來也似乎確實沒有什麼特色:創建一個新白板之後,除了使用 Apple Pencil 或手指直接手寫,無邊記提供了四種畫筆選項,但畫板背景無法自定義修改。
除了能從頂端菜單欄中拖入形狀或便利貼等素材,也可以直接添加某個網頁,以卡片的形式將網頁加入畫板中。
實際測試中,包括視頻,文檔甚至是直接扔進去一個壓縮包,無邊記的畫板都能照接不誤。
可以說幾乎所有格式的內容,你都能將其固定在無邊記畫板中,加上無邊記畫板使用 iCloud 空間完成同步,其他用戶可以直接從畫板中下載對應的文件,或是直接在畫板中預覽內容。
需要注意的是無邊記的 iCloud 同步服務也需要手動開啟,在 macOS / iOS / iPadOS 的 iCloud 設置中開啟無邊記的權限,才能在無邊記中看到賬號下其它設備上的畫板內容。
實時協作這個概念其實在近兩年的發展中,已經逐漸成為各行各業辦公工具的標準配置:包括微軟發佈的 Microsoft Loop、Notion,乃至 Figma / Sketch 等工具中,你都能找到實時協作理念指導下的各種設計。
但無邊記或許是Apple 第一款真正開始運用實時協作這一概念的應用服務。
在無邊記中關於協作的功能部分,同樣在 WWDC22 期間公佈的全新協作 API,就已經加入到無邊記之中,你可以在分享頁面中自定義分享出去的權限。
除此之外,用戶也可以直接在無邊記內打開 FaceTime,和協作用戶直接開啟遠程會議模式。
當然無邊記也支持接力功能,可以直接分享給你登錄同一賬號下的其他 Apple 設備一起打開畫板鏈接;不過這對於 Apple 第一方服務來講是自然而然的一件事,不能作為優點來提。
說到分享功能,無邊記作為 Apple 第一方應用服務,在分享設置選項上相比同類型但支持跨平臺的 App,顯然少了多平臺支持還是會有些麻煩,不過無邊記還是保留了一些基礎分享方式,例如 PDF 導出畫佈,以及也可以截屏分享給你不使用 Apple 設備的朋友。
但真的就用戶使用體驗而言,這些分享方式顯然也不是最佳的答案:Apple 大可以推出一個功能大幅簡化的 Web App / PWA 客戶端,來一次性解決 Android / Windows 等其它平臺用戶參與編輯無邊記內容的需求。
▍「無邊界」才是殺手鐧
在 WWDC 中,當時 Apple 第一次介紹無邊記時,無邊記似乎隻是一款用來「頭腦風暴或規劃事項」的多人協作工具,但並沒有提到無邊記中,我覺得真正重要的一項特性 —— 無邊記中的畫板真的可以實現近似「無邊際」的效果。
這不隻意味著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無限延伸地記錄下去。
在我看來,這一小小的改變,還能賦予你真正自由創作的自由。
「無邊際」這一特性,甚至可以說從本質上改變了記錄的大腦思考流程:在此之前,無論是 Notability 還是 GoodNote5 這樣的專業筆記工具,在真正開始下筆之前先根據版面內的空間大小,規劃合適的字體大小、腦海中對於自己想要書寫的內容有一個初步的規劃,這對於 Procreate 之類的專業畫圖工具來講更加重要。
但這本身也給內容創作帶來了一些不必要的負擔。
當畫板可以跟隨你的書寫內容自動拓展邊界之後,這些負擔其實都可以迎刃而解。
甚至在我習慣了無邊界的畫板、再用回傳統固定畫板大小的筆記工具時,還會感覺到明顯的逼仄感。
不過其實無邊記也不是第一個采用這種概念的白板工具,微軟幾年前推出的 Whiteboard 白板其實才是這一概念最早的踐行者,而且實際上無邊記也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可以無止境延伸,隻是從 10% 到 400% 之間可以自由縮放《對應的微軟 Whiteboard 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由延伸》,但這種邊界其實在日常使用中已經很難被感知到,我仍然認為這是讓無邊記更具未來感的主要原因。
▍Apple Pencil 是主角
如果你嘗試過搭配 Apple Pencil 使用無邊記,你很快就會意識到一個事實:隻有在 iPadOS 上,無邊記的體驗才會是完全版本。
畢竟作為一款實際上主打不設限的白板工具,在記錄過程中最直覺的方式,其實還是直接使用手寫來完成。
相比之下,iOS 版與 macOS 版本都更像是起到輔助作用的存在 —— 就像類似的付費白板工具,大多也都會推出 macOS / iOS 端適配版本,方便用戶在其他平臺快速閱覽或是分享給別人。
但 macOS 在整理內容也能使用 TouchPad / 鼠標等工具來實現比僅靠手指 + Apple Pencil 更加高效的批量整理歸納,這也基本是此類依賴手寫筆完成主要記錄的工具 App 普遍的使用搭配。
不過略顯奇怪的是目前的無邊記各種畫筆均不支持 Apple Pencil 的壓力檢測,這對於直接套用現成組件的第一方應用來講屬實不應該,隻能期待通過後續更新盡快加回來了。
對了,對於在新款 iPad Pro 上剛剛推出的 Apple Pencil 懸停功能,沒想到無邊記也還沒有進行適配。
▍總結
雖然是免費,但就目前而言,使用上還有一個小小的限制,就是你必須要先升級到最新的的操作系統:各個平臺對應能使用無邊記的最低系統要求分別是 iOS 16.2,iPadOS 16.2,以及 macOS Ventura 13.1。
在無邊記發佈之前,我就已經是 MUSE這類白板類 App 的忠實用戶 —— 即使你不是從事創意類工作,大部分時候,能有一個供你頭腦風暴、想寫什麼就寫什麼、看到之後可能用得上的素材/網頁鏈接甚至是 GIF 圖,都可以先扔進來保存下來的白板,對於整理思路確實是有很大的幫助。
在無邊記中,也確實很容易能找到 Apple 其他現有產品的影子:例如 iWork Apps 中熟悉的組件、iPadOS 記事本中的畫筆工具,更不用說直接將入口整合進應用內的 FaceTime、iCloud 同步等服務。
這些既讓無邊記對於 Apple 用戶來講變得更加易用,另一方面講也確實成為 Apple 生態花園之外的用戶上手無邊記的門檻,但作為 Apple 第一方工具,某種意義上也算是 Apple 一直引以為傲的軟件生態的一部分,因此這件事也無可厚非了。
👍 優點
iCloud 同步
無邊界的記錄方式
完全免費
👎 缺點
Apple 生態深度捆綁
系統更新要求
沒有 Apple Pencil + iPad 無法體驗到完整功能
總結來講,無邊記作為一款白板應用,實際上在使用場景上也並沒有跳出這一范疇,但作為一款免費應用,無邊記稱得上足夠優秀,甚至可以成為大部分人入門白板筆記這一概念的第一選擇。
即使「無邊界」這一設計堪稱點睛之筆,但受限於Apple 平臺封閉的分享限制,無邊記顯然也不可能成為主力設備是 Windows / Linux,或者手機使用 Android 系統用戶的第一選擇;但對於已經在使用 Apple 生態設備的用戶來講,無邊記甚至可以成為入門白板記錄,乃至更多使用場景的入門選擇。
你對無邊記 App 有哪些使用體驗或者看法建議,歡迎在評論區與大家討論。
原文鏈接:
https://sspai.com/post/77467?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
作者:黎明前線Alan
責編:waychane
/ 更多熱門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