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出爐!華為再次讓人意外,美媒:我們封鎖了什麼?

華為這些年經歷了很多事情,但是華為並沒有停止腳步,依然在昂首向前 。

根據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表示,華為已經在轉危為安了。

對於已經過去的2022年 ,華為各項運營結果也出爐了,都有怎樣的表現呢?華為如何繼續前行?

華為運營結果出爐

華為是全球科技巨頭,業務佈局非常廣泛,能夠想到的科技領域幾乎都有華為的身影。

硬件方面的5G基站、通信設備、智能手機,軟件方面的操作系統,HMS服務等等。

隻不過在市場規則的變化下,華為的各項業務都在經歷轉變。

這不是華為希望看見的,過去幾十年來華為一直基於全球化分工合作,從世界各地供應商手中采購零部件,維持ICT基礎設施業務的穩定運轉。

結果出爐!華為再次讓人意外,美媒:我們封鎖了什麼?

但是如今華為的情況大家都知道,很多事情不是華為能決定的。

華為能夠做的就是在條件允許的范圍內盡力維持業務的運轉,讓各項業務能夠走得更遠,更穩。

2022年已經過去,華為的運營結果出爐了,華為再次讓人意外。

對此,華為都有怎樣的運營表現呢?

首先華為維持高額研發投入。

華為每年都會把10%以上的營收用作研發投入,事實上華為的研發投入遠超10%的比例,甚至有時候突破了20%以上。

華為在2019年到2021年期間的研發投入都是持續上漲的,在全球科技公司的研發投入排名中占到了前列。

而華為2022年的研發投入數據也出爐了,根據歐盟統計的數據顯示,華為2022年的研發投入同樣達到了1400億人民幣以上,排名全球第四,超過了蘋果,英特爾等巨頭。

歐盟統計了全球2500家大型企業,中國公司就有678家,但華為是唯一進入前十的中國企業。

而且這還是在全球經濟寒冬背景下的研發投入,可見華為再苦也不會苦研發。

其次華為營收銷售額更加穩健。

徐直軍在2023年的新年致辭中提到,華為2022年的銷售額預計達到了6369億人民幣,經營結果符合預期。

雖然相比2019年8588億元的營收有明顯的差距,但華為建立起了更穩健的營收銷售額體系。

尤其是ICT基礎設施業務維持穩定增長,5G基礎設施業務始終堅持全球化理念。

任正非說過,華為要追求利潤和現金流,要砍掉邊緣業務。

要想維持高額研發投入,那麼營收能力就必須有所保障。

另外華為軟件系統生態持續進步。

華為是專業的硬件科技公司,大部分的業務都集中在硬件產業鏈。

而隨著華為失去谷歌GMS服務的供應,無法在安卓系統持續開展業務。

所以華為也進行了軟件業務的轉型,時至今日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比如鴻蒙操作系統發展到了3.0版本時代,大部分的華為以及舊款榮耀機型都支持鴻蒙3.0正式版的更新。

僅華為就有3.2億臺設備搭載了鴻蒙系統,覆蓋智能手機、電腦、平板、智能手表等等消費電子產品。

不隻是鴻蒙系統,歐拉操作系統也取得了巨大的生態進步。

截至2022年底,歐拉操作系統全球裝機量達到了300萬套,新增市場份額突破25%。

華為如何繼續前行?

大致來看,華為各項業務都取得了不錯的運營成果,再次讓人意外。

就有美媒感慨,我們封鎖了什麼?在規則下,不但沒有達到預期中的效果,反而讓華為進入常態化運營階段,正在逐步轉危為安。

從智能手機的產能提升就能看出華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積極改善供應鏈狀況,讓消費者能夠買到想要的產品。

還有鴻蒙操作系統的生態進步會給用戶帶來更好的萬物互聯體驗,在物聯網時代通過鴻蒙系統實現對各類終端設備的多屏協同,共享流轉。

雖然華為取得了破冰的成績,但未來的路還很長,華為又該如何繼續前行呢?

其實華為徐直軍也給出了答案。

對於2023年的經營目標,徐直軍提出了四點要求,分別是保持強研發投資;堅持以質取勝;積極進取,抓住機會,多產糧食;繼續推進變革,激發組織活力,導向沖鋒。

這四點要求其實不難理解,主要根據華為當下的狀態定制化經營理念,從研發投入到質量保障等等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劃。

包括為客戶持續創造價值,讓客戶能夠感受到華為高質量的產品服務體驗。

歸根結底,華為會將規則作為激勵前行的動力,在未來取得更穩定的成績,期待華為的表現。

總結

華為有龐大的業務體系,就像是一座大山,由無數業務基石構建而成。

華為用了三十多年的時間建立起夯實的基礎,擁有大量的專利技術,可以讓華為以技術驅動企業發展。

不管怎樣,華為會繼續努力,不負用戶所望。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