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
自從被美國限制之後,華為就一直在佈局根技術。
什麼是根技術?但凡是涉及技術底層,事關各行各業穩定發展的技術設施幾乎都屬於根技術。
比如操作系統、EDA工業軟件、數據庫等等。
而在這些方面,華為都在大力佈局,根據華為傳來的消息,其在數據庫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發佈國內唯一軟硬件協同的分佈式數據庫 GaussDB,實現核心代碼100%自研。
華為突破數據庫有何意義呢?
去年3月份,美國甲骨文公司加入對俄羅斯的限制,停止對俄羅斯的數據庫服務。
這給俄羅斯企業帶來不小的影響,因為企業的數據庫包含了很多重要的信息,包括客戶信息、產品信息、財務信息等等,如果這些信息無法被訪問或者操作,企業的生產和業務活動無法進行。
甲骨文的數據庫覆蓋90%的500強企業,國內一半以上的公司都依賴甲骨文數據庫。
如果哪一天甲骨文數據庫也對國內斷供,可想而知會發生什麼 。
但是不用擔心了,華為已經出手了。
6月7日,華為重磅發佈新一代分佈式數據庫 GaussDB,這是國內唯一能做到軟硬件協同的數據庫。
根據華為的介紹,GaussDB具有高可用,高安全以及高性能等技術優勢。
華為對GaussDB的核心代碼實現了100%的自研,這說明華為實現了真正的自主可控,能夠不受國外的制約,決定GaussDB數據庫的發展方式。
在華為發佈GaussDB的同時,華為也宣佈與17家軟件夥伴,7家服務夥伴,共同啟動GaussDB 數據庫金融行業生態發展計劃,將GaussDB數據庫推廣到各項關鍵設施領域,共建行業生態。
那麼華為突破數據庫有何意義呢?首先最大的意義就是完全脫離了國外數據庫技術的束縛,實現了自主可控。
這對於華為的國際化戰略和信息安全具有重要影響。
在性能方面,GaussDB數據庫采用了分佈式架構和分佈式存儲技術,可以實現高並發、高性能的數據處理和查詢,這將為國產廠商發展大數據,雲計算帶來很大的支持。
針對不同的行業廠商,GaussDB數據庫帶來的應用效果也是不一樣的。
而影響最大的莫過於銀行和電信運營商,這些和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基礎設施行業,如果數據庫始終被國外掌控,難免存在安全方面的擔憂。
隔壁鄰居俄羅斯的遭遇讓我們見識到了西方制裁的手段,數據庫的斷供對很多企業而言是難以承受的。
所以中國必須有自己的數據庫技術,華為挺身而出,為打破甲骨文數據庫壟斷撕開了一個口子。
華為帶來了自研數據庫,等於拿下了又一個根技術。
對此,華為輪值董事長孟晚舟重磅宣佈,華為將持續投入根技術研究,不斷提升產品韌性。
孟晚舟還表示歡迎更多的夥伴,開發者能夠參與到產品和解決方案的創新中了。
言外之意,GaussDB數據庫的生態建設離不開眾多國產廠商的參與。
產品雖然發佈了,但是能否替代國外的數據庫,用上華為自研的數據庫就需要看各自的選擇了。
現在的GaussDB數據庫就像當初的鴻蒙系統,在發佈之初急需建立起穩定的生態,隻有使用的人多了,才能形成自主可控的強大力量,美國想斷供數據庫才會掂量掂量。
所以希望國產廠商與華為建立完善的生態系統,吸引更多的合作夥伴和開發者參與其中,共同打造一個開放、共享、創新的數據庫生態系統。
積極參與數據庫標準的制定和推廣,爭取在標準制定中占據更大的話語權,推動國產數據庫的發展。
還可以加強技術創新,不斷提升產品的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滿足用戶不斷增長的需求。
如今的華為,已經不單單是滿足自身的業務發展需求了,更是承擔國產科技破冰的重任。
縱觀華為這些年自研的產品,哪一個不是造福社會,造福民眾的工具設施。
比如鴻蒙系統推動中國物聯網發展,為各大國產廠商進入萬物互聯時代提供優勢條件。
華為還攻克了14nmEDA工業軟件,這為國產芯片設計廠商帶來自主可控的技術支持。
這一次華為又解決了GaussDB數據庫的核心難題,與國產廠商們一同推動生態建設,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讓中國數據庫迎來全面崛起。
同意的請點贊,歡迎轉發,留言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