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車業務是否會『停車』,造車真的是錯誤的選擇嗎?

站在風口上,豬都能起飛。

小米集團的雷軍曾經講過這樣一番話,大意是成功的基礎不單純是自我審視,要有豬一樣的覺悟伴隨風口就能起飛;小米手機的成功是等來了智能手機的風口,這看似是雷軍的自謙但客觀上確實如此。

那麼現在造汽車的小米是否站在風口之上了呢?似乎近期唱衰小米汽車的聲音又變大了。

主要原因是小米集團基本面的手機業務出現了下滑,總營收收窄,市占率降低,看似是經不起折騰了;想要造好汽車的企業至少需要幾百億的儲備,現在的小米集團是否還能持續為汽車業務輸血確實值得分析。

小米汽車業務是否會『停車』,造車真的是錯誤的選擇嗎?

下滑的隻是小米集團嗎?

顯然不是,2023年第一季度的華為集團凈利潤創五年來的新低,蘋果同期營收跌5%,全球十大半導體企業有九家的同期營收出現下滑;所以這不是小米集團一家的問題,客觀來說也不是某一個行業自身的問題,究竟是什麼原因其實不難解讀。

此時該求穩還是求變,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然而對於企業而言不需要思考,求穩就隻有等待被收割,隻有求變才能尋得生機。

對於IT企業而言,跨界造汽車應當是最佳選項;因為汽車行業正在進行新一輪的技術變革,而這一輪的技術變革將重塑整條產業鏈,車輛的產銷服模式將發生徹底的變化!重點在於這一輪的技術變革基礎是工業4.0,工業產品總要與物聯網開始融合,汽車也不能例外。

小米集團是新品牌裡唯一還沒有『交卷』的角色,到現在也還沒有一臺量產車,是不是有些晚了呢?

綜合近期的汽車行業動態來分析,也許小米集團應當再拖一到兩年推出量產車。

因為現在的汽車行業裡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傳統車企都想要成為『頭部企業』,個別甚至還想要一家獨大,將年銷量目標從三四百萬臺一步步拉升到上千萬臺;不正當的競爭越來越嚴重,對產業鏈的建設起到了明顯的拖後腿的作用。

而新勢力車企隻能舉步維艱,隻能等待傳統車企膨脹到一定程度而自己暴露出問題之後才能反客為主,兩方明爭暗鬥,已經打得不可開交。

此時任何一個新品牌的誕生都等於將自己置身於亂陣之中,小米汽車應該晚一些再來。

而且產業鏈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動力電池產能過剩,電機和電控供應企業、原材料企業和主機廠的關系在惡化中重塑;不論是哪個環節出現問題,對於新企業而言都是難以承擔的代價。

然而這些都隻是在為汽車新四化的後三化打基礎,汽車四化分為:

電動網聯智能共享

傳統車企、新勢力品牌、供應商企業的『大亂鬥』其實暗中潛藏一條規律,簡而言之就是『削峰填谷』,逐步打造出一條由自主企業為主體,足夠完善且能相互制衡的產業鏈;這條產業鏈就是汽車電動化的基礎,而一旦電動化的基礎完善,汽車的硬件也就進入了同質化的階段裡。

說白了就是汽車的『駕駛屬性』趨同,不論什麼品牌的車子開起來都差不多。

此時駕駛汽車本身的吸引力就很弱了,體現汽車價值的核心則變成了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

小米集團的拿手好戲就是系統開發和生態構建,所以小米汽車不應該也沒有必要在現階段蹚渾水,在汽車行業中應當扮演的最佳角色和小米集團在手機領域一樣。

做資源整合商。

著眼於未來的車企不需要去研發產能嚴重過剩的動力電池,也不需要去搞電機和電控,因為不用擔心被供應商企業拿住,供應商企業之間已經形成良性競爭;並且以自主企業為主體的產業鏈是不會亂來的,其角色和任務就是助力汽車工業新四化的推動,這是國家戰略。

所以小米集團應當坐山觀虎鬥,現階段所有看得到的競爭其實都是在為小米汽車的電動化、小米汽車的硬件平臺打基礎。

當這些企業爭出個結果的時候,小米集團能依托完善的產業鏈,以極低的成本打造出高水平的電動汽車;同時小米汽車也可能擁有了最為完善的汽車座艙系統,以及最完善的汽車物聯網生態。

這種模式看似是『借雞下蛋』,但卻是企業成功的最佳途徑。

反之,參考華為汽車業務吧,稍有不慎就會和合作企業反目。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天和MCN發佈,歡迎轉贊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