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交友軟件亟須整治。

同城交友、異性配對、一對一視頻……近年來,交友類應用接連出現,逐步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

但是,一些交友軟件披著『交友』的外衣,利用『軟色情』『性暗示』獵取流量,甚至進行詐騙,部分交友軟件淪為『軟色情』溫床。

手機交友軟件亟須整治。

據報道,不久前,市民張先生刷手機時,出現一個非常曖昧的彈窗廣告,一時好奇,張先生通過這個彈窗廣告下載了一個交友聊天App。

註冊後,一個昵稱為『迷茫的少女』的網友主動添加張先生為好友,聊天過程中,張先生按照『迷茫的少女』的要求,與其進行『裸聊』。

讓張先生想不到的是,幾分鐘後他就被告知,剛才的『裸聊』過程已經被錄像。

此外,張先生通過手機號註冊這個交友聊天App時,手機通訊錄竟也被同步復制,『迷茫的少女』告訴他,想要刪除『裸聊』視頻就要給『她』轉賬2000元,否則就把視頻轉發給張先生通訊錄裡的所有人。

張先生的遭遇並非個案。

筆者嘗試下載某交友軟件後,按照提示用自己的手機號註冊了一個賬號,根據個性標簽和地理位置,交友軟件很快就為筆者隨機匹配了多名異性,並有人主動邀請筆者參加『速配小姐姐』的派對活動。

同時聊天室內經常出現帶有色情內容的語音,系統並未能檢測出來。

在註冊另一款交友軟件時,筆者無須實名驗證就以女性身份註冊成功。

筆者發覺,下載這兩款交友軟件後,在一天時間內,均有超過10名異性向筆者發出各種主動聊天的邀請,內容多是『約嗎』『有刺激照片』等曖昧的內容。

筆記者在某應用商店上以『交友』為關鍵詞檢索,被推舉了近20款交友軟件,功能大多是支持變聲、在線視頻、一鍵搜索附近異性、線上互動線下約會等。

交友軟件利用『軟色情』『性暗示』等手段獵取流量的現象,反映出兩個現實問題,一是這類軟件的開發運營者並未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對軟件傳播的內容進行有效的治理,忽視甚至縱容默許一些淫穢色情信息的傳播;二是提供軟件下載的應用商城或者應用平臺,也疏於對相關軟件進行合理的審查,沒有盡到平臺應盡的注意義務。

南陽警方梳理近1年來的案件發覺,利用交友軟件『釣魚』是色情詐騙的高發地,其作案套路簡單,沒有固定作案人群,很多受害人礙於面子,損失一兩千元就自認倒黴,大多不願報警,這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

針對交友軟件暗含『軟色情』現象,監管部門已開展多輪專項打擊,如2019年4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曾對小眾即時通信工具開展專項整治,首批清理關停9款傳播淫穢色情信息,或為招嫖賣淫、售賣淫穢色情音視頻等提供推廣和平臺服務的即時通信工具。

目前,針對部分交友軟件傳播淫穢色情信息的現象,不論是平臺的內容監管義務,還是對詐騙和敲詐勒索的刑事追責,都有比較全面的法律規定。

當前最核心的問題是,監管部門以及公安機關對這類案件的重視程度應繼續提高,不能因為受害數額小、社會危害性相對不大等原因就疏於治理。